第631章 軍屯改革(第2/2頁)

那人正是開原通判莫可,阿木兒已經移交給張俊,他手上事情不多。由於布政使司人手緊缺,一時間很多職位還沒有相應的官員到位,所以萬世域把他也抓了壯丁,他原本是開原兵備道戶科的官吏,常跟屯夫戍卒們打交道,也熟悉他們的事情,對萬世域幫助很大。

唐傑一看是他來了,知道這是夏潯那邊的人,便不敢明目張膽地挑唆,只是做出被人冒犯的樣子忿忿然地站在那兒。每個官員處事的方法風格都不相似,只要他不被夏潯抓住他故意生事的把柄,那你頂多說他做事不講方法、方式簡單粗暴,卻也奈何不了他,官場復雜於戰場,就在於此。

莫可先向唐傑賠笑打了聲招呼,才轉向一觸即發的兵士們,高聲道:“大家不要激動,這道理說了一籮筐,你們怎麽就是不明白呢?唐大人也是惱了你們頑固不化,這才訓斥幾句,怎麽著,當了一輩子兵,真要晚節不保,被朝廷判個煽動嘩變之罪,不只自己要倒黴,老婆孩子怎麽辦?”

暫時壓下了眾人的火氣,莫可便道:“你們的擔心,根本就是多余的。你們想想,現在朝廷在遼東重開了府衙吧?以前為什麽撤了?因為沒有民可管呐!現如今開府建衙,那少得了百姓嗎?百姓沒有活路,官府還能立得住嗎?官府心裏頭要是沒這個譜兒,就不會同意軍屯改制的。你們改軍戶為民戶之後,只要辛勤勞作,還怕沒飯吃?”

莫可又對那個憤憤然的老兵道:“這位兄弟,耕牛、鏵犁、糧種,這些都不用你操心。至於住處,在新的房舍建好之前,也沒人逼你們搬走,土地呢,有軍屯的熟田劃撥給你,你說說,這還不夠?萬大人說了,除了按照你們承包的田畝數、家裏的人丁數分發農具和糧種,定賦稅的時候,按照你們當兵的年頭兒長短,還會酌情減少,你想想,如此這般,還能餓了你的肚皮不成?”

莫可一番話入情入理,很快就平息了這場沖突。可是類似的事情還是不斷發生,唐傑所至之處,就像一只火把接近灑了油的幹柴,總是引起這樣那樣的事端,甚至引起了幾次小型的武力沖突。

這些事夏潯都知道,但他根本就不管。最近夏潯實在是悠閑的很,完全當起了甩手掌櫃的,軍事交給了張俊,民政交給了萬世域,而他本人則突然關心起外事和文教來。

夏潯經常出入府學,詢問征聘的先生教諭們的事情,如今遼東一些儒士,尤其是大族世家博學多才的先生,在張熙童的不懈努力下,已紛紛赴府學就教,夏潯又發動赴遼東的文官們廣泛宣傳,呼朋喚友,從關內招聘文士出關執教。另外,夏潯與各個部落頭人們的來往也漸漸增多了,時常往來宴請。

自朝鮮使節鎩羽而歸後,朝鮮對本島北部看得死死的,生怕明國皇帝改了主意,真把三韓之地以外的領土全都拿走,至於鴨綠江和圖們江以西地區的領土和部眾,他們是想也不敢想了,只能又恨又急地看著他們一個個投入了大明的懷抱。

對這些歸附部落,夏潯在就近安置的同時,便開始有意識地誘導他們從商、務農、務工,並且勸誡其子弟赴府學就讀,有他這位威望卓著的總督大人出面,這些方面的事進展非常順利。

唐傑的反應,本在他的預料之中,可他並不想管。如果事事都要他出面,那他還費力為萬世域和張俊爭的什麽官兒?這兩個人一管軍、一管民,是遼東兩大首腦,如果連一個起刺兒的部下都整治不了,那他們將來可能遇到的問題多著呢,難道到時候都跑到金陵去請他出面解決不成?

果然沒兩天,聽到丁宇和莫可等一眾官員反應的張俊,把唐傑調開了,委了他一個查巡遼東各處烽燧建設的監察和統計的差使,把他從軍屯改革這件事上調開了來。唐傑並未因此閑著,他風塵仆仆地奔波各處,改革之處總有動蕩,他就專門收集負面新聞,秘密報送丘福,整夏潯和張俊、萬世域等人的黑材料。

這時候,張俊對反天刀一夥胡子的秘密部署,也開始進入收網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