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2頁)

巧雲摸著被夏潯勾過的下巴,癡癡地想:“不過這只大馬猴兒,比那些一本正經的大老爺們,要可愛多了……”

秋天到了,俏婢巧雲春心蕩漾,或許這是一個暖秋……

※※※

“難!很難!”

黃真沉聲道:“這事兒很麻煩,拿不出憑據,講不出道理,以勢壓人麽?若是不想講道理,當初皇上只要臉色一沉,就能把那劉宋耕趕走了,他又敢怎麽樣?現在若翻臉,那就是理屈辭窮,被迫翻臉了,恐怕皇上寧可割讓鴨綠江、圖們江以西部分領土和部落給朝鮮,也不願幹出這種貽笑天下、貽笑千古的事來!”

夏潯又轉向少雲峰,少雲峰也面色凝重地搖搖頭:“國公,如今只有寄望於陳壽,找到那本金國的孤本《地理志》了,否則……難,很難……”

他們都是通過科舉踏入仕途的,而科舉是不考地理的,讀書人十年寒窗,可以讓他們讀而優則仕的聖人文章都研究不過來呢,哪有工夫看那些閑書?

尤其是關外,對於關外,中原朝廷一向是很陌生的,比如明中期,與大明朝廷為敵數十年的韃靼小王子,其出身、來歷、所轄領域、兵馬多寡,朝廷所掌握的情報就有好幾個版本,至於張冠李戴,把其他的部落首領錯當成小王子的事情也屢見不鮮,甚至和人家打了幾十年仗了,連對方的真正名姓,都沒有一個權威的認定。

這兩位禦使沒有隨著夏潯一起走,他們本就是朝廷的官員,接下來對遼東頒法改制,少不得也要建立督察衙門,在京裏還有事情要忙,夏潯回來要和朝鮮人打文案官司,便想到了他們。

皇上去保定還沒回來,夏潯心中有事,哪能與娘子一味恩愛,說明了自己趕回來的用意,他便離開行宮,找黃真和少雲峰議事了。誰料這兩個人大搖其頭,都覺得事情甚為棘手,夏潯才意識到問題嚴重,要解決它,恐怕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

這不是明刀明槍的打仗,強大的武力用不上;這也不是說服朝廷官員同意改革遼東,只要講事實、擺道理,說明其中的必要性,駁斥的他們無話可說就行的。這需要專業知識,需要白紙黑字抹之不去的歷史證據。這一下夏潯也著急了。

眼見黃真和少雲峰愛莫能助,夏潯只得離開二人的住處,愁眉緊鎖地往回走。

“唉!一直覺得歷史學家無甚大用,想不到這時候他們倒成了緊缺貨,這個年頭,有歷史學家麽?這學科太偏了些,沒能力讀書的人,不會去了解它,有能力讀書的人,都去學聖賢書了,還是沒人去研究它。

尤其是……不光得精通歷史,還得熟悉地理的演變、人物的遷移等許許多多記載在其它典籍裏面,從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證據,這種證據太不明顯了,如果不是專業研究地理和人口變遷流動的專家,誰有那閑工夫去浩瀚如海的故紙堆裏扣這字眼?”

耳畔,不由自主地回響起了黃真追出來,對他推心置腹的那番話:“國公,此事無關國公的責任,無論如何發展,蓋與國公無關,國公還是不要參與的好。一旦國公插手期間,卻又不能駁倒那劉宋耕,這本不該由國公來背負的罵名,就再也洗脫不清了,國公位極人臣,什麽不能擁有?只是這身後之名……不可不慎啊!”

夏潯很清楚,黃真是為他考慮才說出這番話,確實是為了他好。如果他對此事置之不理,與他個人,的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一旦涉入其中,很有可能反要替別人擔負罵名。可是,就這麽放棄?他不甘心!如果那麽做,如果真讓朝鮮人得逞,後世子孫的確不會罵他,這件事中根本不會留下他的身影,可他自己會罵,會罵自己一輩子!

然而面對此事,他是狗咬刺猬,有心無力啊!

夏潯苦惱地嘆了口氣,無意識地向路旁一掃,看見一樣東西,一個念頭便怦然躍上心頭:“著哇!誰說一定就山窮水盡了?這不就是柳暗花明麽!我沒辦法,那些科舉入仕的文官們也不專攻此道,可是他們,豈不就是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