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議變(第3/3頁)

那個女人肯定地點點頭:“如果,你真願意歸順大明,我可以為你牽線搭橋,我……並不叫姬蘭,也不是一個普通牧人家的女兒!”

※※※

“一萬多婦孺老幼,十多萬頭牛羊馬匹,統計和分配是一件很繁重的活兒,莫可,本督現在授權給你,去各衛所中挑選認得字兒、會算數的兵士出來,調撥到你的屬下,戶科需要大量的人手,拉出去單獨立一個衙門口兒,先把這件事整理清楚。

被救回來的百姓,都讓他們自報家門,由家人領回去,能夠辨明來路的各項財物,也可由失主一一領回,其余財物等著統一分配!等到參戰諸衛的報功名單呈上來,本督是要論功行賞的。原烏古部百姓,按戶登記,造出戶籍,本督方才提出的各項信息要記載清楚,這對本督下一步的安排至關重要。”

“是!”

站在夏潯面前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衛吏,依著現代的說法,他是軍中的文職人員。因為隨著遼東百姓越來越少,民政衙門早就裁撤了,可是留居於此的畢竟還有一些百姓,這些人又不能沒人管理,所以就在遼東諸衛下設了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或稱六科。

這些人掛靠在衛所下邊,處理的卻是民政事務,他們既接受遼東都司的管轄,又接受山東布政使司和山東按察使司派駐遼東的二分司的雙重領導,這種特別的軍政合一的設置,是遼東特色。莫可就是掛靠在開原兵備道之下的,手下原本只有小貓三兩只的戶科衛吏。

當初,是因為遼東政體萎縮,這些地方衙門才隨之萎縮,漸漸成為附庸於衛所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現在,夏潯正有意地讓掛靠在衛所之下的六科一個個擴編人員、增加功能,漸漸獨立出去。

這時,遼都都司指揮僉事張俊走了進來,對夏潯興沖沖地道:“部堂大人,一些富紳商賈,部落首領都來詢問,咱們幾時發賣奴隸呢,許多人都帶錢來了,哈哈,部堂,咱可不能由著他們挑三揀四的,要不然挑來挑去,最後只剩些老的醜的,男的沒力氣做工,女的沒興致暖床,那就砸手裏了,還是依老規矩,草席子一圈,統一價碼兒,叫他們撞大運好些!”

夏潯看看他,又好氣又好笑地道:“誰說本督要發賣奴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