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要權(第2/2頁)

“國公恕罪,國公恕罪,末將一定……”

那都指揮使剛說到這兒,陳爾都沙從外邊走進來,對夏潯笑容可掬地道:“啊!我親愛的公爵,烏蘭巴日的事真的是太麻煩你了,這件事請不要繼續追查下去了。”

夏潯聽了通譯翻譯之後,一臉愕然地道:“怎麽?烏蘭巴日使者已經回來了麽?”

阿爾都沙的老臉又抽搐了兩下,強擠出一副笑容,說道:“我們……看到了烏蘭巴日留下的一封書信,已經知道他的下落了。”

“哦?”

“是這樣,嗯……烏蘭巴日本來並不是我們貼木爾帝國的人,他的故鄉在你們大明的北方,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他才流落到西方,受到我們大汗的收留。這一次,之所以讓他加入使節團,其實只是因為……他熟悉東來的路徑,其實他並不算是我們帖木兒帝國真正的使節,對,就是這樣,他只是一個帶路人。”

“哦?”

“現在,路已經帶到了,這裏距他的家鄉很近,他起了思鄉之念,很想回去探望他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可是又擔心我們不允許,所以留下一封書信,悄然離開了。哈哈哈……,其實如果他想離開,我們怎麽會不答應呢,居然不告而別,真是的,害得公爵大人也跟著忙碌,真是太失禮了,太失禮了……”

“哦!”

阿爾都沙欣欣然地道:“有孝心是一件值得贊揚的事,如果可能,誰不願意生活在自己的故鄉呢?我想……我們都該成全他的一番心意,他只是個帶路人,如今使命已經完成,就讓他回他的故鄉去吧。”

兵營裏,一座牢房。

烏蘭巴日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身上綁滿了松江棉的繃帶,仿佛一具木乃伊似的,臉上只露出兩只眼睛和一只嘴巴,鼻孔的位置被人用筷子挑開了兩個黑洞。

門打開了,一個軍中的郎中挎著藥匣緩緩走了出去。

隨後,房門便被再度關緊,門外,兩個挎著刀的侍衛緩緩走到廊下,舒展著身子,將自己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

一個侍衛說道:“這人吃了熊心豹膽,竟敢行刺國公。應該抄了他的九族才是,那幾個甚麽鐵木耳國的使節統統都不該放過,怎麽國公只把他一個人秘密地扣起來,還使人給他治傷呢?”

另一個侍衛懶洋洋地道:“要你做甚麽,只管做甚麽就是了,動腦筋的事,那是大人們的事,你能猜得透麽?要不,怎麽人家是國公呢?”

※※※

阿爾都沙和蓋蘇耶丁重新返回金陵了,原訂的行程中本來還有北京這一站,不過詳細的行程安排事先並沒有完全透露給他們,所以德州閱兵之後,這趟大明遊便算是結束了。阿爾都沙和蓋蘇耶丁也無心再去參觀北京城,他們此來東方,目的就是考察大明的實力,現在,他們已經得到了結果。

輔國公楊旭沒有陪同他們回金陵,據說,他的故鄉在青州,難得回來一趟,他要回家鄉去看看,因此委派了山東布政使陪同兩位外國使節回金陵,兩位大使對夏潯的“思鄉”之情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重新返回金陵之後,阿爾都沙和蓋蘇耶丁已經打定主意,絕對不能與大明兵戎相見了,在他們看來,同這個東方的強大帝國保持良好的關系,才是帖木兒大汗最明智的選擇。

金鑾殿上,阿爾都沙宰相和蓋蘇耶丁將軍再次見到永樂大帝的時候,鄭重地行了跪拜叩首禮,全然不顧先前“我國無此風俗”的理由了。事實上,該國雖然也有跪拜禮,不過以他們兩個的官職,即便是見了貼木爾,也不需要行跪拜禮了。

阿爾都沙不但行了跪拜禮,還對他們贈送給大明的禮物做了詳細的解釋,比如他們進獻的一匹駿馬,按照阿爾都沙的說話,這是他們的大汗南征北戰時的禦用坐騎,將它贈送給大明皇帝,是為了向大明皇帝表達他們君主最崇高的敬意。

朱棣並不算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君主,能以武力威懾而屈人之兵的時候,他也不想發動戰爭,盡管有時候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是他至少已經為此努力過了。

朱棣欣然接受了帖木兒帝國進獻的禮物,並給帖木兒汗回復了一封希望兩國永結友邦的書信之後,兩位使節便被請回了鴻臚寺,而朱棣欣然回到謹身殿後,山東布政使早已候在那裏,一見皇上到了,立即便奉上了夏潯要他隨身帶來的一封密奏。

朱棣展開夏潯的密奏一看內容,便不由得失笑出聲:只要讓這個楊旭去做事,他總是在第一時間便開口要人、要權,這一回也不外如是。敢跟他朱棣討價還價的臣子,放眼整個大明,也只有這個楊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