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雲譎風詭(第2/2頁)

※※※

峰回路轉。

雖然在真相大白之前,朱棣有意地壓制事態的發展,可是在有心人的傳播之下,輔國公楊旭入獄以及入獄的理由還是迅速在朝野間流傳開來,一時間,保楊旭的人全體啞聲了。

就連絲毫不抱其他目的的內閣首輔解縉和已經決定一條道走到黑的禦使黃真也啞口無言。如果罪名屬實,誰還保得了楊旭?萬一他不只是走私、索賄,甚爾對雙嶼衛私通倭寇的事也有耳聞,恐怕殺頭的罪過都有了,神仙也救不得他性命了。

這時,朱高煦一派揚眉吐氣,五軍都督府也重新擡起頭來,都察院裏,陳瑛派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陳禦使又習慣性地加夜班了,他帶著一班人廢寢忘食地準備著整治楊旭的材料。而五軍都督府也匆忙地做著準備,許滸、任聚鷹就要押解進京了,得準備審訊以及相關證據的搜集、整理。此前準備的人證、物證,有些甚麽疏漏破綻,也正好趁此機會一一補全。

※※※

“被造反”的許滸、任聚鷹被押到京城了,各方面勢力的注意力暫時又從楊旭身上轉移到了他們的身上,畢竟他們才是一切的根源,只不過,沒有人認為他們還能翻案了,大家所要等著,僅僅是一個確定的結果罷了。

“有什麽事,非得見了朕才能說?”

朱棣剛剛聽到夏潯的要求時,氣就不打一處來,憤然揮手道:“恃功自傲!見了朕,要以幾番救命之恩求俺赦免麽?公是公,私是私,他的功勞,俺已經以世襲國公的爵位還報了!貪臟枉法,縱兵為匪,害俺萬千百姓豬狗般被人屠戮,俺饒得了他,國法饒不了他!”

朱棣指向陳瑛和紀綱:“你們,會同五軍都督府,速速查明雙嶼衛通倭一案。”

楊旭既然關進詔獄,那就是皇帝要親自過問的案子了,錦衣衛是有權越過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這三司獨自司法的,所以朱棣又單獨轉向紀綱,吩咐道:“你那邊,把楊旭的案子給我查個清清楚楚!朕不是恩將仇報之人,死,也要叫他死個心服口服!”

“臣遵旨!”

坤寧宮裏,朱高熾和張氏帶著兒子正來給母後問安。張氏帶著兒子在大殿玩耍,而朱高熾則和母親到了側殿。

徐皇後嚴肅地道:“高熾,這時還想救楊旭,殊為不智。你知道……涉入過深的話,恐怕連你也要受到牽累。那楊旭自己已認了罪,我們還能說什麽?”

朱高熾道:“母後,雙嶼之事,還沒有查個水落石出,而楊旭已然關進詔獄,而詔獄這種地方……兒臣擔心,會出現屈打成招的事來。母後,楊旭曾數次救我全家性命,於父皇的千秋大業,更有莫大功勞。以兒臣想來,就算楊旭身居高位後有些驕橫放縱,想來也不過是走私幾船貨物,謀些蠅頭小利,縱容雙嶼衛官兵勾結倭寇,犯邊擄掠的事是絕不可能的,咱一家都受過他活命之恩,法理不外乎人情,兒臣豈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理?”

徐皇後嘆了口氣道:“你這孩子,仁厚是好事,不過……再說,後宮不得幹政,娘不便對你父皇開口啊,你父皇雖不會怪我,可是此例一破,貽害無窮……”

朱高熾道:“母後,兒臣總覺得,其中必有隱情。兒臣聽說,陳瑛紀綱奉旨問話時,楊旭曾言自有苦衷,但是只能對父皇一人言明。而父皇正在氣頭上,只以為楊旭要挾恩救赦,故而堅持不見。母後,你也知道父皇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九牛不回。母後不宜幹政,兒臣自然明白,那麽,只勸父皇見見楊旭,全了故人之意,這個理由如何呢?母後不必直接影響父皇的決定,只要給楊旭一個機會,如果他確有冤屈,必然向父皇申訴!”

徐皇後沉吟片刻,輕輕嘆了口氣:“楊旭與我家有恩,娘親如何不記得?只是私恩再重,不沒公法呀。也罷,娘就破例一回,勸勸你爹。”

朱高熾欣喜不已,連忙躬身一揖道:“兒臣謝過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