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推手(第2/3頁)

夏潯道:“陛下,您知道,臣和三位皇子關系都不錯,不管哪位皇子能承繼大統,都不會虧待了臣,臣在皇上立儲這方面,絕對不含什麽私心。其實臣顧慮的,也恰與陛下相同,只是理由,與陛下不盡相同,臣本來是擔心,皇長子身體不好,一旦有什麽不妥……

可是立二皇子呢,又擔心壞了這規矩,讓陛下的子子孫孫,都為了這皇位爭執不休。臣……實在是不知該怎麽取舍的,反正,臣是陛下的臣子,只管盡忠於陛下就是了,臣蒙皇上寵信,得封世襲國公,子子孫孫,與明同休的,皇上若指定了哪位皇子為皇儲,臣和臣的子子孫孫,也會依照皇上的心意,竭力效忠就是了!”

朱棣聽得有些感動,可是微微動容之後,仔細想想,這小子說的雖然好聽,一句有用的也沒說出來,不禁橫了他一眼,不悅地道:“朕叫你來,就是為了聽你表忠心的?”

夏潯遲豫道:“依臣之見,陛下不如……先放一放……”

“放一放?”朱棣把大手一揮:“朝中文武都已經開始拉幫結派了。”

他拈起手頭那份奏折,在禦書案上抽打著道:“喏,你看看,平羌將軍宋晟遠從西涼趕來見朕,哼哼,大老遠的趕來,風塵仆仆的,他就知道事先準備了禮物,巴結著去給高煦送禮。而都察院呢,就馬上有人上了奏章,彈劾他在西涼驕橫自專,具體什麽罪名呢?捕風捉影!查無實據!”

夏潯淡定地道:“那又如何,能脫離陛下的掌控麽?陛下既然委決不下,何不何不把它輕輕擱下,先看一看。看看大臣們會怎麽做,皇子們會怎麽做,有時候遠看山窮水復,待得車到山前,卻是豁然開朗呢!”

“嗯?”

朱棣丟下奏折,站起身來,雙袖一卷往身後一背,在殿裏輕輕踱起了步子,夏潯見狀,忙站隨之站起。朱棣沉吟半晌,輕輕籲了口氣,頷首道:“嗯,先放一放,也好……”

夏潯聽了暗暗松了口氣,他昨晚喝了三泡茶,總算把爭嫡這事兒的利害關系都想清楚了,這事他不能攙和,至少眼下不能摻和。

家事、國事、天下事,對皇上來說,攪和攪和都是一碼事,皇上對他推心置腹不要緊,他要是感激涕零之下,也來個剖肝瀝膽,不管什麽話都說,沒準兒以後就招來殺身之禍,他跟皇上再親,親得過皇帝的親兒子?人家今天翻了臉,明天還是親爺倆,他可拼不起呀。

朱棣似乎想開了些,不再那麽煩惱了,他瞥了夏潯一眼,說道:“好吧,這事兒就暫且擱下,靜觀其變吧。朕這裏還有一件煩心事兒,卻是關於你的,你來幫朕分分憂吧!”

夏潯奇道:“關於臣的?臣有什麽事,讓陛下為臣煩惱了?”

朱棣沒好氣地哼了一聲,盯著他,冷不防問道:“你和妙錦,可有私情?”

※※※

朱高熾帶著世子妃張氏和兒子朱瞻基,正在坤寧宮中。

張氏孝謹溫順,侍奉公婆盡心周到,所以一向甚得朱棣夫婦的喜歡,他們的兒子今年已經四歲了,朱棣靖難起兵的時候,這個大孫子剛剛出生。靖難四年,朱棣有驚無險,一路磕磕絆絆的卻都闖過來了,有時回想起來,自己都覺得不敢置信。開起玩笑來的時候,他就說這是他的長孫朱瞻基給他帶來的好福氣,再加上朱瞻基確實聰明伶俐,被他愛逾掌上明珠。

每天,朱高熾夫婦都帶著兒子進宮向父母請安問候,不過父親上朝早,回來的又晚,大多數時候都只是跟母親聊聊天。前幾天因為剛剛進入冬天,小家夥有點不適應,身子有點不適,所以一直沒帶他來,母後怪想的,今天兒子身子見好,就把他帶了來,徐妃一見甚是歡喜,抱著孫兒好一陣稀罕。

此時,朱瞻基脫了靴子,光著小腳丫正在龍鳳床上跑來跑去,搞得淩亂不堪,張氏見了剛剛呵斥兩句,就被疼孫子的徐皇後制止了,拉著她坐到榻邊,婆媳兩個敘著家常。朱高熾則坐在椅上,笑眯眯地喝著茶。

徐皇後看見兒子老老實實坐在那兒,忽地想起近日流於京師的易儲傳聞來。這大兒子仁厚老實,身體又不好,做娘的便格外疼愛一些,她知道丈夫更偏愛二兒子多些,二兒子也會來事,有事沒事的就來見見父親,說話大大冽冽的,反而更得丈夫喜歡。

偏偏這大兒子,老實巴交,眼看著太子之位要被弟弟搶了去,還無知無覺跟沒事人兒似的,雖然他秉守孝道,每日進宮請安,可一見了他爹,就木訥少語,除了接受父親詢問,就是接受父親訓示,父子倆搞得跟老師教學生似的,這種過於老成的性格,也難怪丈夫不喜歡。

“不過……丈夫可是十分喜歡這小孫子的,隔輩兒親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