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惡人難做(第2/7頁)

說到這裏,他沉吟了一下,又道:“玉玨,我看……你向皇上稟報此事時,最好也提一提,類似這種戰法戰術,包括各種民間技術,有時被人研發出來,要麽鄙帚自珍,不肯示之於眾,要麽,囿於身份,出於種種顧慮不便推行。比如沐王爺發明的這三段擊的火器使用方法,就只限於雲南一地的官兵知道,為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已!人們做事,總喜歡想想他站在什麽位置,不是自己該管的事,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時日一久,很多已經被人想出的或者創造出來的好東西,便湮滅不聞了,朝廷應該對這種事多加鼓勵,有所發明創新,哪怕是只適用於一時一地的,也可報呈朝廷,朝廷論功行賞,一旦形成定例,我想……對朝廷是有極大用處的。”

劉玉玨對夏潯言聽計從,聽了這話頻頻點頭道:“卑職明白,待卑職見駕時,一定向皇上提呈建議。”

工部尚書鄭賜不知從哪兒聽說輔國公到了,急忙趕到黃侍郎這裏,邀請夏潯到他那兒坐坐,夏潯推卻不過,只好讓劉玉玨和黃侍郎繼續談他們的,自己隨著鄭尚書離開了。

劉玉玨與黃侍郎就火器匠作需要工部提供的各種材料、技術一一敲定之後,便告辭出來,此時夏潯仍在鄭尚書那裏閑談,劉玉玨見國公正應酬著,只好自行離開了。

他從夏潯那裏討得了解決火器射速的辦法,解決了目前剛剛成立的神機營面臨的最大難題,此事需要馬上呈報皇上,這是要由皇上下旨令神機營照辦的,作為錦衣衛鎮撫使,他不可能直接跑到神機營去指手劃腳。

劉玉玨趕到宮裏的時候,丘福正興沖沖地從謹身殿出來,劉玉玨忙側身避讓一旁,躬身行禮,丘福瞟了他一眼,見是個四品官,也不認得,都未多看一眼,便大搖大擺地出去了。他已把針對倭寇的行動計劃提交給了朱棣,朱棣業已答應了。

以朱棣的性格,根本容不得別人的侵辱撩撥。他鎮守北平的時候,還只是一方藩王,就決不肯讓蒙古人侵犯他的虎威了。夏潯在青州的時候,齊王曾為戶部把銀兩拿去犒賞北平將士,無法及時撥付給他建造王府而發怒,那一次朱棣是因何發兵呢?

就因為在他的戍守營地,邊軍巡防時,發現一個損壞的馬車車輪,那種制式很明顯是蒙古人的,於是,他疑心蒙古人又要寇邊打草谷,這是事先派人來偵察,於是就揮軍北上,來了個先發制人,在徹徹兒生擒胡酋首領孛林帖木兒後,又窮追敗兵上千裏,一直殺到兀良哈禿城,打得哈剌兀落荒而逃。如今比北元還要弱小的倭人時不時跑到他的地界劫掠一番,他如何能忍受得了。

丘福是他手下大將,當初在興州成立六軍時,丘福是前軍都指揮使,慣打硬仗、猛仗的主兒,這位將軍戎馬一生,身經百戰,是一員極驍勇的老將,對他的指揮能力朱棣當然是信得過的,對付北元和朝廷那種正規且強大的軍隊,丘福都勝任有余,對付一幫海盜,朱棣認為已是牛刀小試了。

所以,他只是匆匆看了看丘福制訂的計劃,便很痛快地答應下來,囑咐丘福全權處理此事,一定要予倭人以嚴懲,叫他們曉得大明上國的厲害。全權處理此事,那就是把朱能也排除在外了,丘福根本沒把一群日本海盜放在眼裏,眼見大功已唾手可得,自然滿心歡喜。

待丘福離開後,朱棣看看時辰差不多了,內閣轉來的奏折也批完了,便想到後宮去歇歇。朱棣有很嚴重的風濕病,這是他年輕的時候爬冰臥雪造成的,在北方的時候還好些,因為空氣幹燥,除了冬天很少發作,可是江南濕氣重,一到秋冬時節,尤其令人難熬,那種鉆心蝕骨的痛楚實在難受之極,就算膝前放著炭爐,也不能減輕幾分。

可他剛剛站起身來,木恩進來稟報,說錦衣衛南鎮撫到了。北鎮撫是替他監視不軌朝臣的,南鎮撫掌握著他最感興趣的火器,對這兩個衙門的鎮撫使,但有求見,朱棣是從不延誤的,於是他又重新坐了下來。

劉玉玨見了朱棣,立即把正匯同工部研制燧發槍的打算告訴了他,工部本來就可以開發研制一些東西,倒不必事無巨細告訴皇帝,不過要是皇帝對這個也感興趣,有他說句話,從上而下,那力度自然大為不同。朱棣一聽,果然很感興趣。

他沒有接觸過燧石和擊砧,不過兵刃擊碰會濺出火花這種現象他在軍中可是常見,聽劉玉玨一說,想來大概就是類似的道理,不禁笑道:“好,這燧石擊砧若是研究出來,可比臨陣舉著一支火把方便多了。這件事,朕會關照工部一聲,讓鄭賜那邊盡快研究研究這個玩意兒。”

劉玉玨見朱棣甚有興趣,又趁熱打鐵地道:“是,不過這燧發的東西要研究出來,怎麽也要一段時間,一旦研制成功,火銃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造,如今正在使用的火銃也不能就這麽做廢了,臣還聽到了一個三段擊的法子,不但於現在的火銃適用,就算研究出了燧發火銃,同樣適用,這個法子不費一兩銀子、不需改裝武器,就能馬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