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借刀、借勢(第2/2頁)

梅殷愁眉不展,正在發呆,駙馬府管事梅二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

梅殷精神一振,急忙問道:“有回信了?”

“是,老爺,這是老奴剛剛收到的條子!”

梅殷從梅二手裏一把搶過紙條,急急展開看了兩遍,眼睛微微地眯了起來。

梅二躬身候著,他從小就是梅氏家奴,當初梅殷尚寧國公主,做了駙馬,他就被汝南侯梅思祖撥來侍候梅殷,後來梅思祖因受胡惟庸案株連,滿門抄斬,他的家人也都被梅殷接過來安置了,從此對梅殷就更加忠心耿耿。他不知道駙馬在做甚麽事,也不想問,他只要盡到一個忠仆本分就成了。

梅殷沉思片刻,忽地說道:“估摸著,三天後,皇後娘娘就到京城了。”

梅二沒有答話,只是欠身聽著。

梅殷又道:“去聚賢樓訂桌酒席,再給皇二子高煦小王爺送份請柬,明日末時,我要請小王爺赴宴,飲酒。”

“是!”梅二應了一聲,退出了房門。

陳瑛回京了,帶了考城縣令詩曉寒、拘了歸德知府孫廣和,還有各種人證、物證,連人帶東西拉了滿滿三大車。以陳瑛都察禦使的權力,六品以下官員可以立即拿問,這就是戲台上常說的八府巡按了。但五品以上官員卻需皇帝定奪。

陳瑛查閱了手下一百多個禦使的全部履歷資料,找到了一個巡漕禦使,老家正是考城,於是他明修棧道,派了一個尋訪使吸引孫知府的注意,捎帶著把他不甚放心的河南道禦使也給拖住,自己則迅速與這名正在漕河執行公務的年輕禦使取得聯系,封官許願一番,帶著他回了考城,去見他爹當地士紳王老夫子。

陳瑛從王老夫子那兒,已經了解了足夠多的資料,不過這些畢竟只是民情,要想鐵案如山,就得考城知縣倒弋,獲得官方提供的第一手資料,於是就有了王老夫子當街攔駕,把詩縣令誑進家門的情形。等陳瑛掌握了確實的證據,他就不擔心孫知府會反咬一口了,當下毫不客氣地把他拘拿進京聽參了。

一到京師,陳瑛即刻召見吳有道、黃真,集合他們掌握的罪證,連夜寫好彈劾奏章,第二天一早,熬得兩眼通紅的陳瑛就意氣飛揚地上殿去了,儼然一個反腐鬥士。

都察院辦案子與錦衣衛可不同,錦衣衛只要有駕貼,就算莫須有也可以拿人,拿了人沒有證據他們也能拷問出證據,一只小白兔他們能逼得你自己承認是大笨熊。而陳瑛畢竟還得講究真憑實據,朝堂上,陳瑛把人證、物證一一呈上。

永樂皇帝聞言大怒,他登基三大詔,特意提到廉政愛民,還有人敢頂風作案,這且不說,通政司竟敢為虎作倀,閉塞聖聽,這還得了?

皇帝高高在上,耳目就是百官,官員們若是欺上瞞下,皇帝豈不成了傀儡?他當即下旨鎖拿周文澤、張安泰、孫廣和,關進刑部大牢,命令都察院會同刑部、大理寺共同審理此案。又罷考城縣令詩曉寒官職,留任聽用,戴罪立功,立即趕回考城,開歸德府倉賑濟災民,減免稅賦,招回流民,妥善安置。

一時間京畿震動,官員們都惶惶不安起來。這件事可大可小,問題是陳瑛是那種生怕事不大的人,而且朱元璋最恨貪汙,朱棣頗有乃父之風,天知道這事會不會演變成一場浩浩蕩蕩的整風運動。當初那空印案,最初也不過是洪武皇帝考校錢谷書冊時,意外發現有外省計吏持空白帳冊到戶部來呈報收支隨時填用,隨後便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整頓,百余名官員被殺,數百名官員貶官流放啊。

(注:吳晗的《朱元璋傳》,引《明史》,說空印案殺了七八萬人。如果屬實,那大明官場當時有關的、無關的所有部門官員和胥吏就都殺光了。綜合方孝孺所作的《先府君行狀》及《葉鄭傳》等資料分析,株連官員應為數百人,其中殺百余人。)

陳瑛風風火火地行動起來,但凡有點屁股不幹凈的官員,都恨不得張安泰和周澤文那兩個禍害早死早托生,問題是,他們已經被關進了刑部大牢,除非老天爺開眼,一個雷劈進刑部大獄,否則,他們又怎麽死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