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沒得選擇(第2/3頁)

幾個大嘴巴子扇下去,鄭小布一張猴臉真比猴屁股還要滋潤。他滿口是血,哇哇大叫著,門口那侍衛一看出了大事了,地方上的武官們到了五軍都督府受氣窩火的多了,可還從來沒見有誰敢大打出手的,這侍衛趕緊出去喊人,片刻的工夫,擁進一群侍衛來,一個個挺槍捉刀,氣勢洶洶。

任聚鷹一看,把鄭小布丟在一邊,將那準備送禮的日本刀取了出來,兄弟三個一人一口,呈品字形站立,他們固然不敢真個動手,可是這種局面那些侍衛從不曾見過,也不知該如何應對,雙方便僵持起來。

※※※

都督僉事謝光勝睡了個午覺,剛剛爬起來,一杯釅茶才喝了兩口,鄭小布就滿嘴是血地跑進來,一進門就哭喊道:“僉事大人,有人上門鬧事兒呀。”

謝光勝一瞧他那模樣,不禁大笑起來:“哈哈,小布,這是得罪了誰,叫人打成這般模樣?”

這位謝僉事身材修長偉岸,濃眉方面,一雙鳳目,鼻如懸膽,三綹長髯,生得是儀表堂堂,雖已四旬上下,卻仍稱得上是個美男子。不過別看他頗有儒將之風,識得的字卻少的可憐。

朝廷選官,是很重視長相的,當初兵部武選司選官,那時他積戰功,已是一位千戶,武選郎中見他相貌雄偉,非常滿意,不過還要考察一下他的文學,對一個武將來說,所謂文學,識字就成,那郎中就在紙上寫下“針灸”二字要他去認,謝光勝見了,張口便道:“鐵多”!武選郎中大笑,本欲不用,終究覺得此人相貌奇偉,最終還是同意任命他為衛指揮了。

從千戶而至衛指揮,那可是一道坎兒,謝光勝自此才得以步步高升,直至如今累攢資歷,成為都督僉事,三品大員。

鄭小布哭道:“大人,有人作反了。今日受朝廷招安的原雙嶼海盜來我都督府領取印綬,卑職看他們形態粗魯,不知禮儀,便有些不甚喜歡。又聽說他們先去了兵部,後來的五軍都督府,這分明是不把咱們看在眼裏了,因此便嘲諷了他們幾句。也是卑職嘴欠,誰曉得這些海盜目無余子,驕橫慣了,走上前來,踢翻卑職的公案,又扇了卑職幾個嘴巴,就這般模樣了。大人,卑職跟他們比起來,芝麻綠豆大的官兒,打了就打了,可這事兒傳揚出去,咱們五軍都督府顏面何存呐?”

謝光勝一聽,臉色登時沉了下來。

要說這五軍都督府,與各地衛所的關系之密切,實際上遠在兵部之上。凡武職世襲官、流官、土官的襲替、優養、優給等項,皆須上報五軍都督府,再由五軍都督府轉送兵部。兵部批準之後,具體的發放、任命,還要通過五軍都督府。其它的如武官誥敕、水陸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也是由五軍都督府出面,與其它相關衙門溝通解決。

也就是說,在明初的時候,兵部只有調兵權,五軍都督府才是總攬內外軍事的中樞機構。五軍都督府變成兵部的應聲蟲兒,處處受制於兵部,那是明朝中後期的事了。所以,許滸等人拜碼頭,應該先拜五軍都督府,後去兵部。可惜,這幾位完全不知道,而夏潯自己這官兒就不是按部就班一步步升上來的,對這些常識也不大了然,指點他們的時候只提了這兩個衙門,也未提先後順序。

鄭小布被人打了,謝光勝並不在乎,可是鄭小布被打累及五軍都督府名聲,謝光勝就不能忍了,尤其是聽說他們先去兵部,後來五軍都督府,根本不把五軍都督府放在眼裏,謝光勝更起了同仇之心。

這個粗人跳將起來,一拍鄭小布的肩膀,道:“小布,這事兒你做的對,老子去瞧瞧,他們再橫,橫得過老子!”

五軍都督府裏的官兒,官僚之氣的濃厚,尤甚於六部。因為五軍都督府的官員一向是由勛戚們擔任的,最高層次的是大都督,能擔當這一級別的官員是徐增壽、李景隆一類的公侯,次一級的官員大多也是勛戚,少部分是循資歷一步步熬上來的。

這些中層武官比大都督們還要難纏,因為他們不但大部分也是出身勛戚,而且流動性遠不及朝臣,基本上入了都督府,就在這兒混一輩子了,因此這裏的官僚作風比六部要嚴重的多。所以這兒論資排輩的氣氛和排外的風氣遠較其他衙門嚴重。既然許滸等人冒犯了五軍都督府,謝光勝就不肯等閑視之了。

朱棣成為皇帝之後,原來的大都督徐增壽死了,李景隆修《太祖實錄》去了,現任的大都督是朱能、丘福等幾位國公。這幾位國公與夏潯十分熟悉,如果他們在,他們是知道雙嶼島群盜曾經救助過世子的,事情可能不會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