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狹路相逢(第2/3頁)

蔣夢熊趕緊屁顛屁顛地跑過來:“大人。”

夏潯道:“皇上馬上就要回城了,我得立即趕過去,你,先找個地方,妥善安置這位小祖宗……”

茗兒不樂意了,她可不願意比夏潯輩兒大,哪怕他隨口說說也不行,小妮子馬上瞪起一雙慧黠美麗的大眼睛,不開心地道:“我是誰祖宗?”

夏潯一指蔣夢熊:“他!”

茗兒小瑤鼻兒一翹,“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

夏潯策馬奔向朝陽門的時候,朱棣已經到了朝陽門,剛到門口,就被兩個人攔住了。

這兩人身著朝服,莊嚴隆重,卻是禦使連楹和董鏞。

朱棣早在與建文帝談判的時候,就列出了“奸佞榜”二十九人,其中並沒有這兩個人的名字。他們對削藩並不熱衷,對方黃之流的削藩手段更不以為然,但是朱棣進城、建文帝自焚之後,他們也沒有跟著吳有道等官員一起去覲見燕王,向燕王勸進。

他們一直在等待,等待燕王下一步的行動。

你說你是靖難,可以,朝廷兵馬打不過你,我們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自然只能聽之任之。

建文皇帝自焚,他們同樣沒有辦法,舊主雖去,他們並未選擇殉死追隨,朱允炆對他們遠未達到以國士相待的地步,朱允炆以國士相待的是方孝孺,方孝孺都未自殺呢。

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堅持,那就是道統,道統是天下奠基,萬不可廢。建文皇帝死了,小太子朱文奎也死了,可是建文帝還有個兩歲的小兒子朱文圭,靖難既已結束,這帝位就該傳給朱文圭,就算朱文圭年幼,不能掌理國家,建文帝還有幾個兄弟在,你朱棣自己做皇帝,那就是失了道統。

作為儒家弟子,這是他們萬萬不能容忍的。可是他們兩個不是勸進之臣,無緣隨朱棣赴孝陵祭祖,孝陵山腳下護衛森嚴,他們也混不進去,所以一直候在朝陽門這朱棣必經之處等著。一見朱棣的儀仗到了,連楹和董鏞立即舉起警衛士卒橫攔的長槍,向朱棣的儀仗撲去。

朱棣的侍衛一見馬上將他們攔住,朱棣見是兩個文官,不覺有些疑惑,他把手輕輕一舉,侍候在一旁的紀綱連忙喊道:“放開他們!”

兩個禦使撲到朱棣身邊,一把揪住他的馬韁繩,厲聲喝道:“逆賊,下馬!”

這一聲大喝,百官盡失顏色,朱棣把臉一沉,沉聲道:“你們說甚麽?”

連楹正氣凜然地道:“以臣篡君,可謂忠乎?以叔殘侄,可謂仁乎?背先帝分封之制,可謂孝乎?既曰靖難,竊據主位,名分紀法蕩然無存,這不是逆賊嗎?”

朱棣沒想到剛剛回城,就受到他們如此詰難,只氣得面赤如血,他還未及回話,紀綱已大聲喝道:“孟聖人說,君視臣為草芥,則臣視君為仇寇,君王不仁,何以盡忠!你說以叔殘侄,四年以來種種,你眼瞎了看不到?到底是以叔殘侄還是侄殘叔父!背叛先帝分封之制的,到底是建文皇帝還是燕王殿下!來人,把這兩個奸臣同黨拿下!”

連楹和董鏞破口大罵,連楹被兩個侍衛擰住臂膀,他仍掙紮著跳起來,朝朱棣臉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厲聲喝道:“狼子野心,天地可鑒,朱棣逆賊,不得好死!”

朱棣臉上露出一絲令人心悸的笑容,輕輕頷首道:“好,罵得好,你道本王的鋼刀不利麽?”

他的目中倏地閃過一片血色,沉聲喝道:“把他們就地斬首!”

紀綱把手一揮,錦衣侍衛拖起連楹、董鏞就走,二人仍舊罵不絕口,直到被錦衣大漢拉到路旁摁倒,揚起鋼刀“噗噗”兩聲,幹凈俐落地砍下了他們的人頭,罵聲這才止歇,圍觀百姓中頓時傳出一陣驚呼。

伴在朱棣身邊的周王氣得渾身哆嗦,說道:“孫子可以當皇帝,兒子就不行;侄子可以殺叔叔,叔叔就只能束手就擒。這就是他們的忠,他們的道!這兩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東西,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一個面容清瞿,兩頰削瘦的官員上前道:“殿下應天順人,萬姓率服,今日即繼皇帝位,那就是天下之主了。此等佞臣冒犯殿下,乃大不敬之罪,當誅九族!”

這人叫陳瑛,才學是有的,先從太學,後任禦史,接著擔任山東按察使,後來又調任北平府僉事,建文帝欲鏟除燕王時,把與燕王走動甚近的官員都籍故或貶或調遷離了北平,這陳瑛被人舉報收受燕王財物,所以貶謫廣西,去年上下活動,才得以回京。

朱棣擡起手,將臉上唾液輕輕擦去,淡淡地道:“不過兩個中了腐毒的老朽罷了,其智雖愚,氣節難得,總歸無傷於國家,斬其首足矣!”

陳瑛連忙欠身道:“殿下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