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口水戰(第2/3頁)

朱棣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一定打過長江去,長江不易過,朝廷還有水師,而他的北軍恰恰不擅水戰。在他身後,擁兵四十萬的駙馬梅殷也不知出於何種考慮,似乎不知道他已兵臨長江似的,一直按兵不動,可是如果梅殷突然出兵,以四十萬之眾逼迫而來,他的騎兵在這江南水鄉又無法縱情馳騁,迂回空間有限,硬碰硬的打下來難保不吃虧。

更後邊,被他甩脫的何福、以及濟南的鐵鉉也正在調兵遣將,一旦被他們切斷後路,斷了給養,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所以他清楚,自己在此不能久留,如果不能速取金陵,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盡快回返北平,他知道四姐此來必是受了朝廷所派,圖謀“議和”,實則緩兵,故而也早有了一番考慮。

慶城郡主一說完,朱棣便正容道:“四姐姐,俺父皇陵土未幹,俺兄弟們便頻遭殘滅,害人之狠心,還有甚於此的麽?不錯,這是咱朱家的家務事,可這家務事,卻是被外人一番蠱惑,搞得血淋淋啊!皇上聽信讒臣之言,對骨肉至親心如鐵石,弟弟今日到了這一步,難道是心甘情願的麽?”

說到這裏,他的目中已溢出淚來,慶城郡主想起湘王朱柏一家自焚,代王、齊王、周王都成了囚犯,一時便說不出話來。說起來,她只是一個質樸厚道的村婦罷了,若是講理,哪裏是朱棣對手,只得囁嚅地道:“可是……他畢竟是皇上啊,皇上已經下了‘罪己詔’,你這做叔叔的還能把他怎麽樣?小四兒啊,姐姐來的時候,皇上說了,只要你肯退兵,不再打下去,皇上願與你劃江而治,平分江山……”

朱棣馬上打斷了慶城郡主的話:“姐姐!這江山,是俺父皇一手打下的基業,做子孫的,豈能做敗家子兒,先把祖宗的家產分個精光?大明一分為二,何等荒唐!弟弟不要這半壁江山!只想取那朝中奸佞的首級!”

慶城郡主為難地道:“小四兒……”

朱棣緩了口氣,說道:“四姐啊,你想想,弟弟受皇考所封藩地,不過北平一城之地,尚且成為皇上眼中之釘,割地一半,皇上真有這般誠意嗎?弟弟起兵之日,曾告示天下,靖難起兵,只為清君側,誅奸佞,奠宗社、安天下,不在於寸土寸地。皇上要臣罷兵,只須誅殺奸佞,臣必謁孝陵、朝天子,祗奉藩輔,不復他望。奸臣不除,俺絕不還兵北平,這是皇上的緩兵之計,瞞得了姐姐你,可瞞不了朱棣俺!”

慶城郡主被他一番話說的目瞪口呆,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想了想只好說道:“那……四弟你想誅殺哪些奸佞?”

朱棣往袖中一摸,取出一本劄子來,往慶城郡主面前一推,凜然道:“臣弟這裏,列有當朝奸佞二十九人!”

慶城郡主吃了一驚道:“這麽多?”

朱棣道:“首惡三人,方孝孺、黃子澄、齊泰。我大明宗親自相殘殺、四年大戰無數死傷將士軍民,全因這三人調撥離間、是為罪魁禍首,這三人必須死!其余二十六人,若肯俯首認罪,卻也不必一定殺了。”

慶城郡主松了口氣,心道:“才殺三個,總比丟了半壁江山好。小四兒既然都公開這麽說了,皇上只要殺了那三個挑撥我一家人自相殘殺的混賬行子,小四兒總不好再不依不饒了。”

※※※

朱允炆在朝中翹首期盼著,他開出劃江而治的條件,這是丟給朱棣一個難題,朱棣要是答應,便坐實了他的篡逆罪名,什麽靖難清君側,全都成了大笑話,諒他也不敢答應,可是如此優厚的條件,朱棣又不可能不動心,畢竟能否打下南京還在兩可之間,可這劃江治卻是唾手可得的,只要他猶豫那麽幾天,自己的援軍就到了。

不想慶城郡主回來,卻給他帶回一份名單,上列大臣二十九人,除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還有景清、練子寧、黃觀等人也赫然在內,個個都是主張削藩的大臣。朱棣沒答應他的條件,卻反將了他一軍,這份“戰犯”名單一公布,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名列“奸臣榜”的官員個個激忿異常,未曾入榜的官員莫不松了口氣,而李景隆、茹瑺等主和派官員趁機鼓噪起來,要求皇上誅殺三奸,以謝燕王。

中間派的許多大臣到了這一步,也不禁憤懣莫名,就在四年前,誰會想到燕王有今日,燕王今日威風,是誰給他的?以朝廷萬裏江山、百萬雄兵,對付一個八百人起家的藩王,打來打去打到今天這種地步,那名列燕王戰犯榜首的三奸縱然不是奸佞,難道不是庸臣?

一時間,他們也紛紛上書彈劾起來,他們倒沒有要求皇帝誅殺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卻也提出此三人庸碌誤國,應當削職為民,永不敘用,如此,或可息燕王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