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螳螂捕蟬(第2/2頁)

木恩幫著拾起碎成幾瓣的茶杯,轟著他們往外走,這些人眼見皇上龍顏大怒,駭得好像身後跟著一頭老虎似的,一溜煙兒地逃了去。木恩跟在後邊,出了正心殿把碎茶杯片塞到一個小宮女的手裏,輕輕一捏她的手掌,飛快地說了幾句話,那小宮女有些吃驚地看了他一眼,木恩忙揮手道:“去去去,還不快走,不知死活!”

那小宮女這才反應過來,忙不叠地追著那些禦膳房的人馬離開了。

木恩深深地盯了眼那個叫戴逸萱的小宮女的背影,轉身便往回走,剛到門口兒,就聽裏邊朱允炆喝道:“你還敢頂嘴?來人啊,把他給我拉出去,明正典刑!”

“皇上殺不得我,我徐家有丹書鐵券!”

“丹書鐵券也不保謀反之人!”

“謀反?皇上只知怨天尤人,難道從不思己過嗎?先帝屍骨未寒,皇上便無罪誅戮諸王,請問皇上,仁在哪裏?先帝三十年勵精圖治,皇上只三年工夫,便把天下治理到這步田地,請問皇上,賢在哪裏?好端端的,誰人會反……”

“你該死!”

朱允炆惱羞成怒,這一聲尖叫,又細又厲,簡直比太監的聲音還尖細,刺得木恩耳膜一癢,不由自主打了個寒戰,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起,木恩扭頭一看,就見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羅克敵正健步如飛地向正心殿趕來……

※※※

紀綱從租住的房子裏出來,四下撒摸了兩眼,便懶洋洋地沿秦淮河走去。

河對面就是青樓區,這一片兒卻是進京趕考的舉子們租住的地方,相當於後世的棚戶區,房舍小、擁擠狹窄,貨真價實的鬥室陋居,不過勝在價錢便宜。所以這一片連著一片的棚戶區,不只進京趕考的窮書生們為了省錢願意租住,就連許多進京做生意的小買賣人也願意住在這兒。

許多人還自己生火煮飯,他們又沒有個統一的起床時間,以致這一片房舍什麽時段都有煙囪冒煙,煙囪造得低矮,那煙氣便在這片棚戶區裏低徊不去。這些簡陋的棚戶區,最叫官府頭疼的就是失火問題,至於治安,打架打不死人、扒竊不超百文,左右不過就那麽點事兒,巡檢老爺們早就放棄管理了。

紀綱已經知道夏潯所說的那個大人物是誰了,大明曹國公、曾先後領八十萬大軍掛討逆元帥印與燕王一戰、如今朝廷的主和派領袖李景隆,居然就是他們安插在朝廷心臟的耳目,如果不是親耳聽夏潯說起,他如何敢信。

可是,另一條線更加叫他好奇,那條線他始終不知道那個人是誰,夏潯只是告訴他,每天都要在亂石巷這條胡同裏走上一遭,在某一堵亂石砌就的房山墻頭兒,砌石堆中有一塊紅磚,那塊磚下邊第三塊石頭是活動的,每天去了抽開石頭看看,有東西就取出來。

紀綱也是個很小心的人,為了每天的“固定巡邏”不引人注意,他考察一番後選在這片棚戶區住下,因為那條巷子是貧民區,恰與這片棚戶區相連,走動起來,顯得比較自然。他又特意查看了一下,在那條亂石巷的盡頭路口有一家小吃店,專賣鴨血粉絲湯和蔥油餅兒。

於是,本來只愛吃煎餅卷大蔥的紀綱突然變成了鴨粉湯的狂熱粉絲,風雨不誤地,他每天晌午都走出自己的蝸居,穿過亂石巷,到街頭那家小店去,喝兩碗鴨血湯,吃六張蔥油餅,紀綱倒是個著實的大肚漢。回來的路上,他便順理成章地拐到那戶人家的房山墻處,方便一下。

小解而已,不要說甚麽有辱斯文,隨地小解甚至大解的趕考舉子有的是,你可不要以為穿上一身儒衫,就真的陡然升華到連吃喝拉撒都和常人不一樣的聖人了。每年春闈秋闈結束,到處排放米田共和調戲大姑娘小媳婦這等衛生和風化方面的問題,都是例代以來各個朝廷極為頭疼的事情。

今天一如往日,紀綱經過那戶人家的房山頭時,看都不看一眼,搖搖擺擺地過去,穿過巷子在小吃店的棚子裏坐下,不用他招呼,老板就麻利地盛了六張大餅,兩碗鴨血湯端過來。紀綱吃完了飯,付過錢,便又搖搖擺擺地往回走,經過那戶人家的房山頭時,很自然地就往裏一拐。

如果說一開始他在這裏方便還是有意而為之,如今卻已是條件反射了,撩開長袍,解開褲帶,放水完畢彎腰系褲子,趁這工夫,他抽出那塊石頭,伸手往裏一探,動作駕輕就熟。他以為還和平常一樣,裏邊什麽也沒有,但是這一次,他的手指卻碰到了一張疊得四四方方的紙條。

紀綱微微一怔,不動聲色地將那紙條彈進袖筒,塞回石頭,便又大搖大擺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