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兩只害蟲(第2/3頁)

何福在靈璧深壕高壘,想跟燕王打持久戰,重施故伎,把燕王耗回北平去。朱棣見狀,就去截他的糧道,阻止糧草運達靈璧,這一來何福可是作繭自縛了,出戰他又不敢,不出戰又沒有飯吃,只得派人向平安求援。

平安領兵去為何福解圍,結果被燕王以朵顏三衛的精銳鐵騎為先鋒,將平安的軍隊一截為二,分段剿殺,何福在山上見狀連忙開城門赴援,又被朱高煦領軍擊退。好歹他是把被殺得狼狽不堪的平安等將領救回了山寨。朱棣也不強攻,只管在山下對峙。

圍點打援,這可是自古就屢試不爽的好辦法。

山上本來就缺糧,一下子又突然多出了來救援的一隊敗兵,本來山上的兵喝的就是稀飯,這一下稀得都能當鏡子使了。眼見如此下去不是辦法,何福與平安等人計議了一番,決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強行突圍,轉移到淮河一帶,就近從附近州縣搬取糧食。

眾將計議已定,立即向全軍頒布命令,明日以三聲號炮為令,聞得炮響,立即沖出山寨,向淮河方向突圍。

一處營地裏,總旗官宣布了主帥的將令之後便轉身離開了,兩個士兵互相使個眼色,悄悄走到了一邊。

這兩個人,一個叫東方亮,一個叫嶽俊弘,白溝河一戰,就是這這嶽俊泓弄倒了帥旗,令得本來占了上風的李景隆一敗塗地,隨後兩人就因功分別被封為總旗和百戶,只不過好不容易打進了官兵一方,所以兩個人還是一直受命潛伏在這兒。

“東方大哥,明日就要突圍……”

“我知道!”

東方亮袖著手,用襖袖蹭了下鼻子,骨碌碌地轉著眼珠子打量四周:“殿下為防南軍夜襲,駐營之地可不近呐,要是抽冷子突圍,南軍至少能逃出大半去。自打在李景隆身邊當了幾天親兵,這一年來,咱們哥倆先是跟著鐵鉉、後是跟著盛庸、再接下來跟著平安,苦日子也該到頭了,咱們今天夜裏就摸回去,給殿下報訊。”

兩個人對視,嘿嘿地奸笑兩聲,並肩走去。

“我們是害蟲,我們是蛀蟲,我們藏在最隱蔽的角落裏,露出一副最無害的模樣,於無聲無息之間,專門蝕空主人家的房梁、柱子,一陣風來,叫它轟然倒塌,還完全不曉得發生了什麽事情……”

第二天一早,寨上各路兵馬紛紛起床,升火做飯,飽餐一頓後準備突圍,各營兵馬陸續集結,才只集結完一小部分,“叨叨叨”三聲號炮便突然響起,在山谷中久久回蕩。

各營將士都懵了:“已經開始突圍了?”

有那已經集結完畢的部隊反應比較快,立即一馬當先向營門跑去,反應慢的人登時也明白過來,要在燕軍的騎兵追擊下突圍,那是何等兇險的事情,落在後面的人,十有八九不被砍死也得被俘,是以也顧不得再向主官身邊集合了,人人爭先,奮勇向前,只管向寨門闖去。

高級將領們自然清楚地知道還未發出突圍的號令,但是這時任由他們聲嘶力竭如何叫喊,也制止不住炸營的士兵了。

山坳外,朱棣站在山坡上,腳下就是一蹲火炮,猩紅的披風隨著山風飄揚,好像一朵紅雲,眼看著潮水般湧出的南軍士兵,朱棣微微一笑,淡然吩咐道:“放一半出去,再卡死山口!”

這一戰,如果這一仗也算是一戰的話,很快就結束了。

平安等三十七員大將、監軍的文官、宦官等一百五十余人全部被生擒活捉。本來嘛,他們是知道還未下令突圍的人,所以也是留在最後面的人,自然就被甕中捉鱉了。尤其是平安,平安自與燕軍作戰以來,驍勇精猛,勝多敗少,他的被俘,令燕軍上下歡聲雷動。

兩只害蟲,又立功了!

※※※

南京應天府西南方,與太平府當塗縣交界處,有一座慈姥山,當地人又叫它慈母山,貓兒山。山不太高,五十多丈,積石臨江,岸壁峻絕,風景倒是美麗。山上盛產一種桂竹,可以用來做簫,所做的洞簫音色渾厚圓潤、嘹亮悠遠,享譽天下。

山下不遠就是一條官道從慈姥山西南方向經過,道上商旅不絕。官道旁不遠,傍山又有一座小山莊,二三十戶人家,靠打漁、擺渡、在路邊擺茶攤為生,偶爾也有人家上山砍伐老竹,送去城裏樂店出售,只能撈個外快,終非長久之計。

臨村頭的那一家姓陳。

年過六旬的陳婆婆坐在自家小院子裏,和兩個坐著小馬紮的女孩兒正在說話。兩個女孩兒都只十四五歲年紀,一個穿著大紅的襖兒,看模樣分明是剛開臉未久,雖然姿色一般,卻也有種初承雨露、嬌艷欲滴的新媳婦兒的味道。這女孩是陳婆婆的親孫女兒,叫白纖纖,新婚三天,今天和新姑爺剛回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