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本姑娘不敢高攀(第2/3頁)

所以在方孝孺料來,徐妙錦縱有不滿,待到生米煮成熟飯,也會回心轉意的,想不到她竟然如此不知禮儀,這可是方家的未來兒媳,拋頭露面丟他方面家的臉也就罷了,居然還敢直呼自己名姓,就連她大哥都要稱自己一聲希直先生,她竟敢直呼自己這老公公的名姓,方孝孺大為不忿:“馬上就要做我方家的媳婦,還敢對我端郡主的架子麽?”

他把臉一沉,緩緩起身,端起公爹架子道:“方某在此,姑娘是什麽人?”說著向徐輝祖不斷地打眼色。

依著他的意思,皇上的欽使馬上就要到了,甭管在座的賓朋認得她還是不認得她,只管佯做不識,叫徐輝祖見機把她拉走,面子上過得去就成了,先應付了今日的事,回頭等她嫁到自己家裏,到那時想怎麽管教她,可就連徐家都不能插手了,何必當著滿朝公卿的面丟人現眼。

可是徐茗兒被夏潯連哄帶嚇,已是牢牢記住了夏潯告訴她的話:“方孝孺這個人,好名重於性命,你非得羞辱他一番,讓他主動放棄聯姻才成。要不然,他為了得到你大哥的支持,你的些許不是他都隱忍下來,非要與你家結親,那麽你就算逃掉天涯海角去,也仍然是方家的媳婦,因為不管你願不願意,只要你大哥簽了字,你可就是方家公認的兒媳了呀!”

所以一見方孝孺裝佯兒,徐茗兒也不點破曾與他見過一面,只是一甩袖子掙開大哥的手臂,對他大聲說道:“你就是方孝孺?好教你知道,本姑娘就是徐妙錦!”

四下裏議論聲像蒼蠅般嗡嗡起來,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不對勁兒呀,小郡主好像不同意這樁婚事呢,你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什麽呀!怎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了,這不挺好看的嘛,我還是頭回看見徐家小郡主,嘖嘖嘖,還真俊呐。”

“你廢什麽話呀,我說的是她的神氣!”

茹瑺肩膀一歪,又湊到了李景隆身邊,耳語道:“國公,有好戲看了。”

李景隆正襟危坐,精神奕奕,只回了他兩個字:“看戲!”

議論聲傳到方孝孺耳朵裏,弄得他臉上紅一陣青一陣的,一時間那股子書生犟勁兒也上來了,眼見徐輝祖要把妹子拖走,反而被他攔住,沉聲道:“原來是小郡主,不知郡主要見方某,有什麽事?”

徐茗兒道:“方先生名滿京華,誰人不知,哪個不曉,聽說大哥要把妙錦的終身許配與方家二公子,小女子特意趕來瞧瞧。”

方孝孺聽了一怔,聽這口氣不大對勁兒,聽她說的話卻是在稱贊他,一時間他也拿不定這小姑娘的心思了。

徐茗兒大聲道:“我聽說太祖皇帝三十年勵精圖治,使得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物阜人豐,四海升平,自建文皇帝繼承大寶,請了你方博士入朝輔政,只三年工夫,便鬧得皇室操弋、戰亂頻仍、府庫空虛、民不聊生,可有此事麽?”

“你……你……”

方孝孺的面皮如同打了雞血,赤紅赤紅的,一口氣兒堵在喉嚨裏,指著徐茗兒竟然說不出話來。

徐輝祖大怒,拔腿就向徐茗兒沖來,徐增壽一見他那副窮兇極惡的樣子,還道他要對小妹動手,連忙向他的好哥們大都督陳暄使個眼色,一左一右沖上去,架住了徐輝祖,拉起了偏架。

徐茗兒用清清脆脆的聲音說道:“我聽說,藩籬天下是太祖遺制,方博士甫一入朝,便鼓吹削藩,太祖屍骨未寒,皇子們便死的死、囚的囚,骨肉相殘,致有今日之亂;

我聽說,方博士博學多才,當世大儒,最為推崇上古井田之制。自古銳意改革者,必有人受益、有人失意,有人擁戴,有人反對,唯有方博士井田古制一出,普天之下,無論士農工商,莫不群起反對,也算得是古今第一人了!

我聽說,方博士崇尚禮教,傾慕周官法度,認為只要按照周禮命名官署治理天下,我大明就能繁榮昌盛,遠邁太祖,所以今日省州,明日省縣;今日並衛,明日並所;今日更官制,明日更官階;宮門殿門名題日新,日不暇給而不曾休,常常是各個衙門口兒的牌匾油漆未幹而再做新匾?”

“你……你……”

方孝孺氣得哆嗦起來,人群中卻已有人吃吃偷笑起來。

同後世文人吹捧的所謂“四載寬政解嚴霜”不同,民間對方黃之流的改革卻有著不同的評價。

實際上也是如此,朱元璋是狠、是嚴,可他的狠與嚴是對誰呢?所謂四載寬政解嚴霜,是哪些人的感慨之言呢?會是平民百姓嗎?朱允炆上台的這四年,戰事不休,不斷地征兵征役,會有平民百姓歡欣鼓舞地得出這麽一個“四載寬政解嚴霜”的結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