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成功不僅靠實力(第2/4頁)

一時間北方戰局鉛雲密布,再度緊張起來。

北平城再度受到朝廷大軍的攻擊,入關的遼東兵馬和平安的軍隊輪番攻打北平,戰況激烈,雖不如上一次李景隆的四面包圍聲勢駭人,但是他們知道守軍斷然不會舍了北平城,所以根本無需四面圍城,每日只是集重兵於一處猛攻,其慘烈比起上一次北平保衛戰不遑稍讓。

三年來,燕王與次子朱高煦領兵在外,金戈鐵馬、百戰沙場,朱小胖作為世子鎮守北平,雖未上過戰場,實比在戰場上還要艱難,他鎮守在北平城、要征調糧草、募招士兵、接收歸順和征服的府縣、管理地方官員、征收稅賦以充軍餉,接收整理前線運回的戰利器,如此種種,才能讓燕王領兵在外沒有後顧之憂。

三年來,這麽多事壓在他的肩上,日夜操勞,讓朱小胖整個人都成熟起來,性情沉穩,辦事老練,為人精明,唇上兩撇微髭更讓他整個人都透出幾分威嚴,唯一未變的只是他對家人的敦厚和他那怎麽勞累怎麽節食都減不下來的肥胖。

這天一早,南軍便對北平再度發起了沖鋒,朱高熾親自鎮守在千瘡百孔的城頭,四處鼓勵慰勉將士,等到中午南軍退下,他才得以喘上口氣。朱高熾回到城門樓裏,擦一把臉上的汗水,端起一只大茶碗來剛要喝,便有人來稟報:“稟報世子,城人有人搖旗求見!”

朱高熾一怔,問道:“有幾人到陣前來?”

那士兵道:“只有一人!”

朱高熾微一思索,吩咐道:“放下吊筐,拉他上來,我倒要看看,平安想玩甚麽把戲。”

不一會兒,一個南軍的信使被拉上城頭,帶進城樓裏。朱高熾端坐上首,冷冷地道:“平安派你來做甚麽?”

那人哈哈一笑,泰然拱手道:“世子,小臣不是平安將軍的部下。”

朱高熾微一蹙眉,疑道:“你是遼東的人?”

那人神秘地一笑,說道:“也不是。小臣來自金陵。”

“金陵?”

朱高熾驚疑地道:“你是皇上派來的使節?”

那人自袖中取出一封黃綾封著的密信,微笑道:“世子,這是陛下親筆寫與世子的,陛下知道,世子堅守北平與朝廷作對,乃是從於父命,不得不然。不過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時,當舍孝而盡忠,陛下說,只要世子歸順朝廷,獻出北平,皇上就封世子為燕王,世代鎮守……”

“不要說了!”

朱高熾勃然大怒,霍地立起身道:“來人,把他綁起來,押進大牢!”

一旁站立的一個武將眼看著發生在眼前的一切,眼珠轉了轉,一絲狡獪的光彩倏地一閃而沒。

這人乍一看是個武將,仔細看,皮甲下邊罩著的卻是一件靛藍色的太監袍。

燕王府中幾個管事大太監,鄭和、李興、侯顯、狗兒、王安,大概是北方武風興盛的緣故吧,他們都有一身好武藝,這黃儼也是其中一個,世子都親自守城了,他自然也要隨侍左右。

前兩天因為南軍攻城猛烈,黃儼畏戰不敢近前,被督戰的朱高熾發現,以軍法重重責打了一頓,黃儼懷恨在心,此時看到朝廷派人來招攬世子,登時計上心來,到了夜晚,黃儼便悄悄喚過一個心腹小太監,如此這般吩咐一番,然後把他悄悄綴下城去。

南軍也怕城中燕軍夜晚襲營,所以駐營之地距北平城有二十裏地,城下並無敵軍,那小太監下了城,便撒腿奔去,投進了茫茫夜色當中。

再說朱高熾,押了那朝廷的使者去見母親。徐妃也未把這事放在心上,朱允炆的親筆信被她看也不看地丟到一邊,便與兒子議起燕王即將回師,今冬數十萬大軍的冬衣和糧草問題。

第二天上午道衍和尚募集了一筆金銀財物,到燕王府來交給王妃,徐王妃想起昨日之事,順口說給道衍,道衍不禁失笑道:“皇上真是技窮了,竟然想讓世子背叛殿下,且不說那周王之子受他慫恿告父,落得個甚麽下場,就以世子之仁孝……”

說到這裏,他的臉色突然變了。

徐妃何等機敏,立即察覺不妥,忙問道:“大師,有何不妥?”

道衍緩緩地道:“貧僧擔心,皇上招降是假,離間是真。”

徐妃一怔,說道:“離間?高熾和殿下乃是父子,以一封書信便能……”

說到這裏,她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周王次子何嘗不是親生骨肉?而且也是嫡子。自古以來,為了權力骨肉相殘的事兒還少麽,燕王如今領兵在外,如果北平有失,立即就會失去根基,消息傳開,頃刻之間他的大軍就得散去十之七八,沒有糧草、沒有根基,覆亡也不過是刹那間事,如果燕王聽到這個消息,他會不擔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