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嗯!(第2/3頁)

“是!”

紀綱答應一聲,將長袍撩起往腰帶裏一掖,挽起袖子做了一身短打扮,牽起馬韁繩,竟然真就高高興興做起了馬夫,毫無羞怒之色……

※※※

濟南城。

在燕王率軍離開幾天後,當初逃難離城的百姓陸續成群結隊地趕回來了。

房屋建築鄰近城邊的百姓最倒黴,為了守城,他們的房屋、院落已被拆成平地,見到那廢墟般的故居,他們禁不住號淘大哭;有的百姓回到了自己的家,家徒四壁,物非人也非,想起那些餓死的並沒有撐到這一天的親人,禁不住也是傷心落淚;又有那在城下尋找被留下守城的親人,得到的只有死訊,連屍骨都不曾留下的,當場伏地大哭;還有的找到了幸存的親人,哪怕他已經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殘廢,也禁不住相擁在一起,喜極而泣。

喜也哭、悲也哭,濟南城中一片哭聲。

可是不管怎麽說,災難,總算是過去了。

駐軍單家橋的平安,是第一個率兵進的濟南城,此來,他還帶來了大批的軍需輜重、糧草酒食,一進城,看到那些瘋瘋顛顛的骷髏兵,平安連忙就地施放了幾十車的糧米,這才去見盛庸和鐵鉉。不久,同樣對燕軍動向監視最嚴密的陳暉也得到了消息,立即率軍趕來,與他們會合。

大明湖,天心亭,連著兩旁曲橋上,都擺滿了酒宴。

盛庸、鐵鉉、高庸等人喜氣洋洋,燕王朱棣鎩羽而歸,濟南城終於守住,大家都是彈冠相慶。在場眾人之中,只有按擦使曹大人因為獨生兒子的慘死,始終悶悶不樂。

“聖旨到……”

眾官員正杯籌交錯,喜氣洋洋的時候,朱允炆的聖旨也以八百裏加急的快馬送到了濟南。自李景隆回京,自述兵敗罪狀的時候,朝廷就加緊了對山東局面的偵緝,這邊一有消息,立即以軍驛快報呈遞京師,來回不過數日工夫,聽到燕王退兵的消息,朱允炆欣喜若狂。

因為李景隆的事弄得灰頭土臉的幾位大人也大大地松了口氣。

不要以為同一陣營的人就是鐵板一塊,蕭何如何?張良如何?在那些刻畫簡單的小說裏面,似乎給人一種文官武將莫不信服愛戴的味道,可人心豈是那麽簡單的,劉邦開國,這兩位得以封侯,武將們跟炸了鍋似的,激烈反對,逼得劉邦不得不一次次出來解釋甚至彈壓。

再說近的,我們開國授勛的時候,為了誰高誰低,戰功赫赫的武將們之間,何嘗不是一樣各有各的打算。方黃等人是一步登天,爬到眾人頭上去的,本來就有許多人不服。朝廷吃了這樣的大敗仗,不管是勛戚武將還是朝中的文官,對他們的激烈指責都不在少數,如今總算因為燕王退兵,濟南得保,他們的政治危機算是解決了。

於是,在他們推波助瀾之下,建文帝這道聖旨,就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頒布到了濟南。

朝廷,真的需要一場大捷來鼓舞軍心士氣了。

不管燕王是主動退兵還是被趕出山東,不管保住了濟南城是不是就算大捷,它就是大捷。

眾官員趕緊放下酒杯,整整衣衫上前接旨,傳旨太監展開聖旨,高聲宣道:“……都督盛庸、參政鐵鉉暨濟南軍民堅守孤軍逾三個月,將士用命,上下齊心……著即,封都督盛庸為平燕將軍,授歷城侯,總領討逆大軍,參政鐵鉉擢升為山東布政使,加兵部尚書銜,贊理軍機……”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濟南城中現在亂糟糟的,梓祺就算找來,想找到咱們也是大海撈針,想快點與她取得聯系,咱們唯一的去處,只有青州。梓祺如果進城來找咱們,找不到咱們下落,她一定會想到你一旦出城,唯一的去處只有青州,我們在那兒等她。”

“嗯!相公,梓祺姐姐當時……不會為了找我,也進了濟南城吧?這三個月的饑荒,濟南如人間地獄一般,我擔心……”

“你放心,梓祺的家族黑白兩道都有關系,而且這丫頭可不是個寧肯餓死也放著一身高來高去的本領不用的人,如果她真在城裏,斷然不會缺糧餓死。”

“嗯!那咱們該往章丘方向走呀,怎麽去歷城?”

“只是拐個小彎,歷城有我設下的一處信息站,我得了解一下入城前安排的事情進展怎樣了,燕王那邊我縱不能脫身去見他,也得捎個消息過去才行。”

謝雨霏偷偷瞄了夏潯一眼,紅著臉蛋,吞吞吐吐地又道:“嗯!嗯……相公……”

“嗯?”

謝雨霏慌忙又搖頭:“沒……沒甚麽了……”

“嗯!”

“你嗯什麽?”

夏潯笑得有點兒壞:“嗯就是嗯,你說還能有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