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燕山雪(第2/2頁)

這時候,遠處一隊灰衣僧侶提著棍子飛一般跑來,領頭的正是道衍,這道衍在北平出謀畫策、居中指揮、鼓舞士氣,北平能堅持到現在,這位站在徐王妃和世子高熾背後的和尚出力甚巨,他正在另一道城墻上指揮防禦,忽聽張掖門失守,也是大驚失色,馬上領了一隊親手調教的僧兵趕來。

“世子!”

“道衍大師!”

朱高熾急叫:“我娘已率人趕去張掖門,大師快快赴援!”

“老衲曉得了!”

道衍雙眉一聳,一雙三角眼滿是凜凜的殺氣,已是全無半點出家人的慈眉善目了:“世子,速速避入內城,一旦外城不保,唯有堅守內城了。”

“不成,內城守不得長遠,大師務必與我娘把明軍趕出張掖門,熾有一計,可解安危!”

道衍驚奇地看了他一眼,這時候不是追問時候,但他知道朱高熾性情沉穩,如無把握,斷不會做此妄語,他對這位世子也算是信任之極了,只重重一頓首,說道:“好,老衲豁出一死,也要把明軍趕出張掖門,世子只管依計施為!”

說罷大袖飛舞,一陣狂風也似的卷去了。

徐妃率親隨死士殺到張掖門下,這位“女諸生”此刻儼然成了母老虎,手舞雙刀,沖殺在前,其勢銳不可擋,本來苦苦支撐在城門洞下的燕軍士氣大振,拼死抵抗下竟將明軍防線向後推進了數丈,瞿能剛令兩個兒子發動反沖鋒,道衍領著一隊僧兵也到了,這和尚平時都不用兵刃的,這時候也撿起一柄長刀,如狼似虎地殺進敵群。

在一個婦人、一個和尚的帶領下,這隊半軍半民的守軍居然把瞿能兩個驍勇善戰的兒子趕出了城門。

“退後!退後!”

已趕到城墻上的朱高熾命人高喊,城下道衍、徐妃等人聞警剛剛避到城門洞下,城上就瓢潑大雨般潑灑下些不知甚麽東西,明軍恐是金汁糞湯,慌忙退卻觀其動靜,卻原來是沸水,那水濺到身上,灼痛難忍,一旦落地,熱氣沸騰,本來大雪漫天,地上又水氣彌漫,一時如同大霧,竟然封鎖了城門,內外不能視物。

緊接著,城下便拋下一捆捆柴禾,繼而復潑熱水,同時朱高熾令手下不再節省箭矢,城頭守軍有限的箭矢全部利用這段時間疾射下去,射傷許多明軍。

朱高熾用熱水,本來是為了阻敵,他還擔心熱水不宜結冰,可又沒有兩全之策,心中頗為忐忑,卻不知熱水比冷水更容易結冰,朱高熾這一下歪打正著,那柴禾越摞越高,熱水一層層潑上去,等到城頭箭矢告罄,再也拿城下敵軍沒有辦法的時候,一座冰墻已經矗立在張掖門前,將那城門牢牢地堵住。

原來朱高熾幼時聽父親講草原上的事情,曾經提到,有草原部落為了抵禦寒風,曾以草捆和水凍結成墻,冬季時族人便躲在墻內背風的地方,等到春暖花開,部落遷徙,那冰墻也自動瓦解這種快速築城之法,只是一直沒有想到利用在北平城上,方才他滑了一跤,看到腳下薄薄的那層冰,突然就想到了這件事,沒想到果然奏效。

徐妃見兒子竟想出這般妙計,不禁又驚又喜,上了城墻向兒子匆匆問了幾句,獲悉事情經過,徐妃著實地誇獎了兒子幾句,馬上傳下令去,九城俱都照此辦理,一時間九城守軍紛紛潑水澆城,把一座北平城變成了一座堅硬光滑、晶瑩剔透的水晶宮。

李景隆領著兵來了,一連跑了二十多裏路,這些兵的血脈都跑開了,精神抖擻,“士氣高昂”,不過他們來了也沒甚麽用了。大雪迷茫中,那些南軍將士眼見如此奇跡,只覺燕軍似有天助,根本不可戰勝,不由得大為沮喪。

更糟糕的是:燕王朱棣率十五大軍已經過了孤山北河,此時堪堪迎上駐紮在鄭村壩外拱禦李景隆中軍的外圍部隊:都督陳暉部。

李景隆攻城,騎兵是最沒有用武之地的,所以騎兵被他放在了最外圍,這就是陳暉所部了。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多從南來,因此步卒不少,專門的騎兵部隊就這麽一支,大約兩萬人上下,扔在那荒郊野外“放羊”一般散養。

今天是今冬第一場雪,而且是暴雪,許多南軍一輩子還是頭一回見著雪,他們袖著雙手正在那哆哆嗦嗦的看“西洋景”呢,因為大雪遮蔽了視線,所以直到燕軍快沖到面前他們才發現,燕軍如蟻,漫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