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予不取(第2/2頁)

練子寧急得跺腳道:“哎呀,我的黃大人,火上房了都,你還顧忌那些做甚麽,只要一刀把他殺了,諒他燕王世子剛剛及冠之年,威望武功遠不及乃父,能成甚麽大事,應該馬上動手把他除掉才是。”

黃子澄淡淡一笑,悠然道:“光腳的不怕穿靴的,燕王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他這是狗急跳墻,拼死一搏。大局掌握在皇上手中,掌握在朝廷手中,咱們急什麽?咱們原來制定的計劃是什麽?是削其羽翼,釜底抽薪,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燕王,現在豈能因為燕王的舉動而亂了自己分寸?

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皇上剛剛禦極,如果現在殺掉燕王,於皇上的令譽豈不有損?我們剛剛受皇上重用,威望不足,你們也聽到了,今日朝堂之上,燕王不就拿這一條來譏諷你我,離間你我與朝廷百官的關系麽?如果我們此時殺掉燕王,豈不令人詬病?”

光腳的不怕穿靴的這句話,正是從明朝時期流行開來的,黃子澄自忖想通了朱棣的心思,輕松之余居然還說了句俏皮話。聽到這番狗屁不通的理論,齊泰卻要變成噴火龍了,他喘著粗氣,瞪著黃子澄道:“那……那依你黃大人,又當如何?”

黃子澄胸有成竹地道:“燕王越急,越證明他已黔驢技窮,而大局是掌握在咱們手中的,他急,咱們不能急。依我說,皇上不但不能殺他,他在金陵期間,還要對他優禮有加,予以恩寵。至於三王被削的事,也可以他遠在北平不明真相為由予以敷衍,借以迷惑燕王。

任他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我們這邊,仍然按照原定計劃,削光他的羽翼,到那時候,北平也已盡在我們的掌握,要殺燕王麽,呵呵,等我們布置妥當,在這裏殺和在北平殺,又有什麽區別?待到時機成熟再動手,不止對皇上的清譽毫無損害,也能少些兵戈,免致百姓離亂。”

景清瞪起眼睛道:“還要放他回去?”

黃子澄肯定地道:“對!還要放他回去!”

練子寧怒不可遏地道:“豈有此理,這不是縱虎歸山麽?”

朱允炆見自己的親信之間又起了內訌,也不知道誰說的更有道理,便向方孝孺問道:“孝直先生以為如何?”

方孝孺道:“諸位大人都是為了皇上、為了我大明江山,彼此之間,勿要傷了和氣才是。皇上,各位大人所言,考慮的都有道理。現在燕王下了這麽一步死棋,就是要讓皇上殺他也不是,不殺也不是,依臣看來,咱們不能殺他,否則實在無以對天下人交待。皇上要殺燕王容易,要塞天下悠悠眾人之口卻難啊!”

朱允炆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方孝孺又道:“可是,咱們也不能由得他燕王的擺布,燕王赴南京,將了陛下一軍,陛下何不反將他一軍,他若答應還則罷了,他若不答應,那時,要刹要剮,無論皇上怎麽做,燕王都無話可說了,天下臣民,也一樣無話可說了。”

朱允炆雙眼放光,急忙問道:“孝直先生,朕該怎麽做?”

方孝孺道:“馬上就是先帝小祥忌日了,皇上可以說,諸王受命藩鎮地方,不可輕離,由諸王子代父赴京,祭掃皇陵,燕王既然在京裏,就先把這件事說給他聽,讓他當眾答應下來。這麽做有兩樣好處,一則,去年先帝駕崩,皇上詔諭諸王不得赴京,民間對此多有議論,認為皇上不近人情,皇上正好藉此補救;二則,若是燕王不允,那就是抗旨,反心便也昭然了,就地將他拿下,他也無話可說。他若答應又出爾反爾,則要失信於天下。若是燕王三子真的在手,朝廷這邊便可如黃大人所言,從容部署,再無需擔心他燕王鋌而走險了!”

“好!”

朱允炆臉上露出了愉快的笑意,轉向眾人問道:“眾卿以為,孝直先生所言如何?”

“糊塗,真是糊塗啊!燕王就在眼前,殺之如屠狗,偏要縱虎歸山,循甚麽朝廷削藩大計,真是豈有此理!”

離開皇宮,走在禦道上,齊泰越想越痛心,景清嘆了口氣道:“奈何,方孝直和黃以行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及,他們二人都是這個看法,我們還能怎麽樣?”

練子寧垂頭喪氣地道:“唉,時局發展若真如他們預料倒也罷了,就怕節外生枝啊,燕王家裏那三只虎犢怎及得燕王這頭猛虎厲害。”

齊泰神色變幻不定,尋思半晌,把腳一跺道:“不成,不能縱虎歸山。”

景清無奈地道:“皇上心意已決,你我又能奈何?就憑你我三個書生,難道殺上燕王府,手刃燕王不成?”

齊泰咬著牙根道:“不錯,我正有這個打算。只不過……”

他瞟著不遠處的錦衣衛衙門,冷冷地笑道:“當然不是我們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