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天下有好名者(第2/2頁)

夏潯沒有催促,如他一般,雙手按膝,靜靜地等待著,羅克敵用手指輕叩著膝頭,許久,眉頭忽然一動,輕輕“哦”了一聲,恍然道:“好計策,好心機!”

夏潯趕緊問道:“大人有何發現?”

羅克敵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情,往日雲淡風輕、雍容優雅的風度重又回到了他的身上。他微笑著取過兩只杯子,提起爐上的水爐,一手拂長袖,一手提錫壺,蜻蜓點水般將兩只茶杯斟滿,自取一杯,輕輕吹了吹,然後小小地抿了一口,微闔雙目,露出陶醉的神色。

夏潯微微傾身,靜靜地等他指點迷津,這口茶在口中品嘗一番,輕輕咽下肚去,羅克敵才呵呵一笑,說道:“燕王還京,本來可以說是兇險至極。”

夏潯頷首道:“不錯,九死一生之局,他竟然真的來了,卑職一直想不明白,他怎麽有這麽大的膽子。”

羅克敵微笑道:“你錯了,不是九死一生,而是十死不生。燕王本來是一定有來無回的,可是燕王自置死地,如今反而有了生機。”

夏潯是真的沒有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管怎麽說,他前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警校生,配合警方做過臥底,有些警察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罷了。對於歷史大勢,他也經由學過的讀過的一些書籍有一些了解。

但是對於人心人性、宦場風雲,他的了解絕對比不上羅克敵,甚至比不上這個時代許多做官的人,對於人心人性的把握,在這個制度遠不及現代完善、做官就是做人的年代,那些人比現代人更高明一籌,夏潯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磨煉。

羅克敵見他不明白,便指點道:“燕王北來,如果指望皇上會顧念叔侄之情而饒過他,那就大錯特錯了。他昔日交結的人脈、立下的戰功、無懈可擊的清白,統統不是問題,皇上只要想辦他,就一定有辦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唯一能倚仗的,只有公論。”

“公論?”

“不錯,燕王未曾南來,消息就已傳遍大江南北。燕王到了金陵後,又繞城半周,引得全城人關注,隨後便大張旗鼓直奔孝陵,這種種行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引起朝野所有人的注意,成為公論最關注的一點。

皇上可以不在乎他燕王是不是冤枉,卻不能不在意公論。

黃子澄、方孝孺這些人,更是視名節逾性命的人物,他們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前程,卻絕不可以讓自己的名譽受到玷汙,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見夏潯聽得聚精會神,羅克敵繼續說道:“周王、齊王、代王被廢,朝野間已經有了些為之不平的議論,這是齊泰、黃子澄等人急於求成釀成的惡果。皇帝剛剛登基,年輕望淺,這幾位大人剛剛上位,根基不牢,所以幾乎每走一步,每說一句,都想看看朝野間的反應是贊是謗。

若他們不好名也就罷了,偏偏這些位大人都是極愛惜羽毛的,朝野間些許不平的議論,已經讓他們有些如坐針氈了,燕王如此興師動眾地哭祭先帝,指斥他們為奸佞之臣,必然為朝野所矚目,所有的人都會瞪大眼睛看著,看他會落個什麽下場,是否會如他哭祭先帝時所說,被奸佞所害。你說黃子澄等人會讓這奸佞之名坐實了己身麽?”

夏潯有些不敢相信,遲疑道:“就這樣?黃大人他們處心積慮,一心想要除掉燕王,如今燕王自己送上門來,輕而易舉就能把他除掉了,黃大人他們……他們會為了擔心朝野間的些許非議就坐失良機?”

羅克敵啞然失笑:“可笑吧?我也覺得可笑,可你不應該感到奇怪,你是秀才,名教弟子,聖人不是教誨你們說名節重於山,利害似雲煙麽。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這些位大臣,是不願讓自己沾上一絲汙點的,就為這,恐怕燕王此番南來,真能全身而退!”

夏潯心中微微一動,連忙試探地道:“那……咱們怎麽做?要不要稟告皇上,或者提醒諸位大人,以免中計。”

羅克敵微微一笑,提起壺來,將茶杯慢慢注滿,語含玄機地道:“急什麽,要烹一壺好茶,火候不到,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