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劍指周王(第2/2頁)

※※※

明朝的開封,因為曾被朱元璋立為北京,所以城池的修繕較之許多大城更為堅固,周圍二十裏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一尺,護城河深一丈,闊五丈,萬難雲連,屹屹言言,望若列嶂,壯都會也。

登城樓而遠望,太行篙室,居然在幾案間,大河湯湯,僅如衣帶,壯麗不凡。

夏潯和蕭千月是從南燕門進的城,進城之後,便在徐府坑一帶找了家客棧住下來,然後按照羅克敵的指示,準備與錦衣衛在當地的秘探取得聯系。這個密探同西門慶的老爹一樣,都是最早一批被錦衣衛外派到地方上潛伏下來的人,這一次的行動事關錦衣衛的崛起,所以羅克敵毫不猶豫地動用了他的隱藏力量。

錦衣衛在開封的這個密探是當初最早一批派出錦衣衛的老人,已經六十多歲了,目前公開的身份是開封府有名的勾欄院韓墨坊的大掌櫃,名字叫做韓墨。

明代繼承元朝,戲曲十分發達,當時大明歌舞戲曲最繁盛的地方,南方主要集中在金陵,北方就是開封。韓掌櫃的勾欄院是開封最大的戲坊,這裏集中了北方許多戲曲名家,歌舞名家,樂坊就開在徐府街上。

徐府街在周王府南面,這裏是開封最繁華的地帶之一,有染坊、油坊、磨坊等各種作坊,還有雜貨鋪、當鋪、酒店、首飾鋪、藥材鋪、木耳店等等。不遠處的山貨店街,則專門出售京、杭、青、揚等處運來的粗細暑扇。還有茶葉店、紙店、綢緞鋪,以及刻字、刷字、做衣服、賣漆器、賣竹器和裱糊字畫的。

三街六市,奇異菜蔬,密稠不斷。以此形成了開封最繁華的地帶。

韓墨是此地的一個名人,因為他開著歌舞坊,三教九流的人物接觸的多,消息靈通,人脈廣,可也因此,認識他的人就多,夏潯和蕭千月入住客棧之後,不便請他前來,兩個人稍事休息,便徑直去了韓墨坊,要了一個雅間,點了幾道酒食,將聯絡暗號通過毫不知情的夥計遞給了韓掌櫃,兩個人便坐在雅間裏欣賞台上美人兒載歌載舞。

這些舞伎都是十七八歲姿容婉媚身段窈窕的美人兒,載歌載舞的十分養眼,兩人喝著茶,在那裏邊看邊等,倒也不嫌寂寞。片刻兒工夫,房門叩響,接到二人暗號的韓墨便匆匆走了進來。

韓墨身材高大,微微駝著背,精神卻極矍爍,一張很普通的面孔,帶著習慣性的笑容。夏潯一見他來,立即站了起來,且不論這老人與他相比官職誰高誰低,就憑這老人奉命潛伏至此,一輩子隱姓埋名,不與故鄉和親人聯系所做的重大犧牲,就值得他的尊敬。

見夏潯站起,蕭千月忙也跟著站了起來,自從被羅僉事發配孝陵衛,蕭千月是真的收斂多了,再也不敢自恃羅大人身邊近人,而頤指氣使,目中無人。

韓墨雙手接過夏潯遞來的錦衣衛腰牌,用顫抖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神色激動,久久,兩顆渾濁的老淚落在腰牌上,他歡喜而辛酸地對夏潯道:“好多年了,好多年了,我本以為,要在這裏等上一輩子,終於被我等到了。”

再慢慢擡起頭來時,夏潯驚訝地發現他的氣質變了,原本只是一副庸俗的生意人的面孔,眉眼五官並沒有什麽變化,可是靜靜地站在那兒,卻突然變得像是一柄出鞘的寶刀,隱隱透出一股殺氣,這殺氣蘊於內,也只有夏潯這樣曾經殺過不止一個人的人才能感覺得出來,在旁人眼中,此刻的韓墨,不過是目噙淚光,有些激動的老人罷了。

韓墨唏噓道:“當年,是被羅大人派遣到開封的,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已經老了,聽說,錦衣衛裏現在是小羅大人主事?”

夏潯道:“是,現在錦衣衛尚無都指揮使,一切事務,均由羅克敵羅僉事主持其事。”

“羅克敵,羅克敵……是了,我想起來了,小羅大人,是叫羅克敵,那一回,羅大人帶他到衙門裏來,當時他還是個孩子……”

韓墨突然從緬懷中清醒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你看我,到底年紀大了,東拉西扯,盡說些沒用的,不知道小羅大人這次派兩位來,有什麽事是需要屬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