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我們有個約定(第2/3頁)

歷史上,朝廷禁海所用的手段大抵相似,其結果是什麽呢?朝廷大筆軍費的付出,無數抗倭平寇英雄的前仆後繼,的確令得東海群盜元氣大傷,但是最終卻只是漁翁得利,讓遠道而來的葡萄牙人占據澳門為基地,壟斷了整個亞洲地區的海洋貿易。

這是民之所需,你怎能禁得了?你不做,又不許你的子民做,結果只好由外人來做。

歷史驚人的相似,現在的許滸、蘇穎仿佛就是互市派的汪直,小楚和小米就是寇掠派的林碧川、蕭顯,而他們背後根基立於滿喇加的南洋第一海盜陳祖義,扮演的就是漁翁得利的葡萄牙人的角色。依著李景隆和鐵鉉的做法,最終很可能會造成這樣一種局面。

我能用欺騙的手段,騙取他們的幫助,用他們的鮮血,染紅我的前程嗎?

夏潯輕輕地搖了搖頭,他和許滸有個約定,他不想做一個食言而肥的小人。

那天,在雙嶼島上,許滸下令處死他的時候,他真的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但是他沒有想到蘇穎把他押到龜背崖後,卻把他關進了一個秘密的洞穴,叫人守在外邊,並沒有處死他。害得夏潯坐在洞裏好一陣胡思亂想,還以為這位蘇大姐想要金屋藏嬌、先奸後殺神馬的,結果等到晚上,走進山洞的卻是許滸。

許滸進了山洞,開門見山,頭一句話就是:“我對你提的那樁買賣很有意思,不知道你打算怎麽交易,出多少價錢?”

如果純粹依照武力的強大和手下的多寡來推舉老大,那麽雙嶼堂應該是雷曉曦做大當家,許滸和蘇穎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雷曉曦就已經跟著父輩踏波斬浪縱橫四海了。但是雷曉曦嗜殺成性,不大守規矩,這一點為蘇老幫主所不喜。

而許滸則不同,他父親是一員儒將。元末群雄爭霸,張士誠這支人馬是最受讀書人推崇的,當時許多文人都加入了他的隊伍,像羅貫中、施耐庵這些文人,都曾在張士誠手下做過事,許滸的父親就是當初投軍的一個文人,因為在軍事上頗有見解,漸漸成為蘇將軍身邊的智囊。

許滸為人性情與乃父酷肖,所以蘇老將軍臨終的時候,把大當家的位子傳給了性情沉穩、少年老成的許滸,當時三位老當家都是先後剛剛過世,小輩們剛剛接掌權力,雷曉曦縱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也沒有動什麽歪腦筋,可是這十多年下來,大家開始各存心思了。

蘇穎一直兼著斷事堂的差使,主管雙嶼島的刑獄之事,此外就是照顧率領當年直屬於父親的那些老部下,從不招兵買馬吸納新血,對權位一直沒甚麽興趣。而雷曉曦卻利用他在海盜夥中的威望,不斷擴張勢力,雖然位居許滸之下,他的實力卻始終壓許滸一頭,全靠蘇穎這個三當家在,合二人之力,才能壓制著雷曉曦。

楚米幫派軍師來招攬許滸入夥的時候,雷曉曦當著外人的面公然表態支持,這可不是一個老江湖該有的作為,其行為幾近於逼宮了,許滸當時就很是不悅,而當晚楚米幫的人又悄悄摸上了灘頭,若非發現及時,險些釀成大禍。

雙嶼島周圍礁叢林立,水情復雜,沒有內奸,外人的船是很難摸得進來的,於是許滸對雷曉曦起了疑心。他並不能確定雷曉曦就是那個內鬼,但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事,就必須得先避避這位二哥了。

他對蘇穎是絕對信任的,所以他讓蘇穎行刑,而且地點就選在龜背崖。這句話,涉及到一個只有他們兩人才知道的秘密:許滸剛剛接任大當家職位的時候,曾經處死過一個觸犯了幫規的人,按照幫規,那人必死,可是那人是追隨他父親多年的老部下,曾經在戰場上兩次救過他爹性命。

他想放那人活命,當時就是找了蘇穎幫忙,龜背崖是蘇穎的地盤,她想動點手腳容易的很。最後就是由蘇穎把他父親那個老部下藏了起來,秘密送出了海島。如今他舊話重提,蘇穎又是和他從小長大的玩伴,彼此的脾氣秉性非常熟悉,如何還不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夏潯就被藏了起來。

他和許滸秘密達成了約定,他說服李景隆與雙嶼島合作,共同對付楚米幫乃至陳祖義,可眼下看來,李景隆不僅不肯答應許滸開海通商的要求,甚至除了招安之外的一切合作方式都不同意。鐵鉉更不用說了,此人嫉惡如仇,根本不贊同這種權宜變通,在他眼裏,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絕對沒有灰色地帶的存在。

沒有他們的贊同,我如何促成這互惠互利的合作?

蘇穎本來氣鼓鼓地坐在那兒,可是夏潯思考的時間太長了一點兒,百無聊賴的蘇穎漸漸注意到了夏潯的表情,他眉頭時而緊緊擰起,好像一個疙瘩,時而輕輕蹙起,好像一個川字,有時候眉梢兒一挑,似乎若有所得,有時候輕輕挑動兩下,帶著一些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