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唯一線索(第2/2頁)

眾人凜然,紛紛稱命。

曹大人又道:“易嘉逸,立即行布政使衙門、都指揮使衙門,嚴格巡察,嚴格盤查所有離開濟南城的人,但有與牛不野形貌相似者,至少五查方可過關!”

“遵命!”易嘉逸答應一聲,匆匆離去。

※※※

小東和鄰家阿慶嫂子相約出門,去了一趟香鋪子。

這家香鋪在陽谷縣開了才一年多,此鋪所賣桂花油以及其他一切香料,原料都取自蘇州,制法精妙,為其他香鋪所不能,所以很快打出了名聲。

那時節的店鋪最重質量,因為那時節的經營環境不需要鋪天蓋地的廣告,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的貨物確有獨到之處,客人自然趨之若鶩,想到處打廣告也沒那個條件,你試試全國各地貼小報搞演講試試,不讓官府逮起來才怪。

就拿這家香鋪所售的安息香來說,香中細篾要先埋在土中三年,然後才取出削制,因為焚香時絕少灰塵,也沒有竹木之氣,只有氤氳馥郁的香氣,別人家不下這樣的工夫,就絕對沒有這樣的效果,一家用過,自然口口相傳,名聲就打響了。

只不過質量好價錢自然就貴,也只有西門慶這樣家境殷厚的人家才用得起,兩個婦人買了幾瓶桂花油、安息香,看看時辰還早,也不忙著回去,便在陽谷縣街頭閑逛起來。

走到縣衙對過兒,就見旁邊有一家酒店,門前插著酒幡,上書“緣聚源”三個大字,門庭若市,酒客如雲,小東不由嘖嘖贊道:“這是誰家的生意,做得可好,看這熱鬧勁兒,比其他幾家可強得多了。”

阿慶嫂子是個常出門的,往那邊一望,便笑道:“確實能幹,店主是兩位外鄉姑娘呢,是一對結義姐妹,姐姐姓謝,妹子姓南,店才開了不久,只因姐妹二人生得秀色可餐,足以佐酒,這些臭男人自然趨之若鶩。”

這時就見幾位客人從門裏出來,小東認得他們,其中兩個是縣衙的書吏,醉醺醺的,還有幾個喝得不多,陪著笑正攙著他們,想來是請客的原告或被告了,後邊隨出一個女孩兒,不過十三四歲年紀,頭梳三丫髻,一雙大眼水靈靈的,腰間系一條藍花布的小圍裙,束緊了小腰身,身子雖未長成,胸口已見賁起,形狀溫潤綿致,雖不甚豐盈,卻依稀透出女兒家的嫵媚來,尤其是那眉目五官,仿佛畫中的人兒,精巧秀氣,無可挑剔。

小東瞧了不禁想道:“這樣稚齡的少女,竟可如此標致,難怪那些男人捧場,連我看了都覺賞心悅目呢。看這面相,有點像是南人,難怪著呢,南人早熟,換了我在這般年紀的時候,可沒這般風情。”

小姑娘笑盈盈的,用銀鈴般的嗓音道:“馬爺、金爺,您二位慢走,歡迎下次再來。”

馬書吏醉醺醺地站住步子,回頭笑道:“好好好,就憑你這麽甜的小娘子,老爺我……也是一定會常來的。”說著借著酒意,便去摸那姑娘小手,姑娘很機靈地把手一縮,向他笑容可掬地作一個揖,甜甜笑道:“那就多謝馬爺了。哎喲,鐘大哥,您來了,瞧您風塵仆仆的,可辦完了差吧,快進店裏吃杯水酒,歇上一歇。”

她靈巧地一轉身,假意招呼客人,便迎向了一個剛剛走來的姓鐘的捕快。馬書吏有些悻悻然地縮回手來,由人扶著走了。

小東見了不禁一笑,對阿慶嫂子道:“這小姑娘雖然拋頭露面,當壚賣酒,卻自愛的很呢,那馬書吏是縣太爺面前的紅人,若做了這裏常客,不止給她家拉來許多生意,還能照顧她姐妹兩個外鄉人不受欺負,她卻不肯教人沾著一點兒便宜,難得。”

阿慶嫂子吃吃笑道:“小東啊,你家那位西門大官人可也是這兒的常客呢,訴訟官司,但有吃請,他都往這兒領,可給人家招攬了不少生意。”

小東見了姑娘潔身自好的模樣,並不大往心裏去,只撇撇嘴,笑道:“你不說我也猜得出,我們家那個沒出息的東西,不過,他這人有色心沒色膽兒的,人家小娘子不對他假以辭色,他口花花的占幾句口頭便宜,就美得找不著北了,怕是還不及這馬書吏膽兒大,敢去摸人家姑娘的手,怕他甚麽。”

兩個婦人笑語著去了,那紮圍裙的小姑娘一雙明媚的大眼睛從她們身上輕輕掃過,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