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換主場(第2/3頁)

看見愛徒,一臉嚴肅的武齊安臉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是楊充啊,匆匆忙忙的,這是幹什麽去?”

楊充知道這位祭酒大人刻板不化,只重教學,最討厭學生幹預國事,便撒個謊道:“學生與兩位好友有約,今日要往玄武湖一遊。”

武齊安怡然一笑,揮手道:“去吧。”

楊充如蒙大赦,卻不就走,只是再施一禮,容得先生舉步過去,這才匆匆向外走去。

※※※

“皇祖父,您看,您看,前一次孫兒還覺得這楊旭一怒殺牛,純是出於孝道,因此向皇祖父請旨,寬赦了他。想不到他如此乖張,不知敬長上、序尊卑、明宗法、有違孝道,有乖親情,實在是太可惡了。楊氏族老已因他的惡行再告於應天府,就連國子監的生員們也出於義憤,上書求懲了。”

朱允炆批著奏章,忽地看到應天府上奏並附錄國子監生員們請求削楊旭功名,予以嚴懲的文章,不由得義憤填膺,立即向身後榻上正閉目小憩的朱元璋告狀。

“唔?”朱元璋有些意外,眨了眨眼睛,才清醒過來,微訝道:“那個楊家……居然又把案子捅到了禦前?”

朱允炆氣憤憤地道:“皇祖父,這可不是小事。家國一理,宗法不存,社稷安在?一個不明事理、不識大體、不知孝義的讀書人,能成為朝廷棟梁之材嗎?孫兒覺得,此案是個極典型的例子,應該予以嚴懲,並將之抄報天下,以正教化。”

朱元璋淡淡一笑,說道:“上一次,朕對你說過的話,都忘了嗎?”

朱允炆唯唯,當即不敢再言。朱元璋淡淡地道:“拿來我看。”

朱允炆連忙雙手呈上,朱元璋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若無其事地道:“天子,掌天下之事。駕下文武,各有所司。這樣的小事,根本不需要天子過問,上一次,已經破例了,這一次,你不要管。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應天府如果連這麽小的一樁案子都處理不了,還需要天子發話,他也不用幹下去了。”

朱允炆恭聲道:“是。”

雙手接過奏章,回到禦案前正身坐下,朱允炆提起筆上,回頭看了眼闔目養神的祖父,只得猶豫著在奏章上批下了三個大字:“知道了。”

朱元璋很生氣,只是他的孫子沒有看出祖父的怒意罷了。年歲漸老,朱元璋已不復當年的銳氣,輕易也不動氣了,但是這一次,他真的有些怒了。這個甚麽楊旭的事情真的很重要嗎?對偌大的天下來說,這事屁也不是。可是就是有人三番五次把它捅到禦前。

上一次是中山王府,這一次是國子監,這說明這件事已不是區區一個秣陵鎮鄉民族眾之間的糾紛,雙方背後都有人,在用權說事。最可惡的是,徐增壽也好,這些太學生也罷,簡直把天子視為玩物了,一個用蒙的騙的、一個捧起天下大義的牌牌,試圖左右天子,視皇帝為傀儡麽?

朱元璋暗暗冷笑:“以為我朱元璋老了?什麽魑魅魍魎小妖小鬼都敢蹦跶出來了,你們就折騰吧,朕倒要看看,你們能把國法民意,挾持到哪兒去!”

他的一雙老眼中微微閃過一抹淩厲無匹的殺氣。

※※※

“就這些?”

聽夏潯說完了要他辦的事,蕭千月微笑著問道。

夏潯也微笑道:“這些,已經足夠了,不是麽?”

蕭千月點了點頭,他現在真的有點佩服夏潯了,大人沒有說錯,此人確實了得,從這些方面著手,就不信楊家沒有甚麽把柄,縱然真的沒有……錦衣衛說他有,就一定也能找得到,要整治這群小醜,這些手段的確是夠了。

夏潯道:“以前,是我陷入魔障了,總想和對方論出個道理來。大人說的對,只要達到目的,什麽手段不一樣呢?現如今,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吧。”

夏潯也知道,這一來他是重新又綁回錦衣衛這艘破船上了。可他本來就有錦衣衛的身份,這是擺脫不了的,而這次羅僉事雖只露了一面,給他的心理壓力卻太大了,讓他連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羅僉事根本不提對青州諸事的疑惑,也不問他擅自回鄉的理由,單刀直入,反奏奇效,夏潯一直以來做的種種準備全無用武之地。

“少爺,應天府的公差又來了。”肖管事緊張地跑進來道。

夏潯和蕭千月對視一眼,舉步走出門去。門外站著的還是上回那兩個捕快,歪眉吊眼,皮笑肉不笑地取出一張堂票:“楊秀才,恭喜啊,我們大老爺還要請您去一趟。”

夏潯還沒說話,蕭千月便走了上去,淡淡地道:“你們回吧,他不用去。”

兩個公差一愕,登時瞪大眼睛,怒道:“抗拒拘傳,該當何罪,你們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