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賊心不死(第2/3頁)

小荻挺起胸膛道:“有我在!”

夏潯瞥了她一眼,小荻吐吐舌頭,紅著臉道:“唔……那我陪姐姐在家裏。”

夏潯一笑,又轉向彭梓祺,低聲道:“別擔心,該見的話,早晚會見到的,我對你說過的話,永遠有效。”

“人家才不是擔心這個。”

彭梓祺有些不好意思了,忸怩了一下,才道:“好,你去吧,我會好好……守著家裏。”

夏潯頷首道:“嗯,你今晚從燕王送的禮物中挑四樣出來,明兒我帶上,去謝家時要用上。對了,那兩顆一般大小的走盤珠不要動。”

彭梓祺訝然道:“為什麽?”

夏潯在她鼻頭上輕輕刮了一下,微笑道:“因為我看你和令兄刀柄上都鑲著珠子,估摸著青州的那位嶽父大人一定喜歡珍珠,那兩枚走盤珠,我準備回青州求親時,當聘禮用的。”

彭梓祺聽了臉若石榴花,喜孜孜地應了一聲,些許忐忑和酸楚的感覺登時一掃而空。

旁邊地上王木匠睜一眼閉一眼正在打木線,聽到這裏擡起頭來一眼睜一眼閉地瞄了他一眼,心道:“我這東家,還真是個會哄人兒的主兒!”

“少爺,我那未過門的少夫人,今年幾歲,叫什麽名字呀?”

一旁的小荻看不得兩人的卿卿我我,雞皮疙瘩掉滿地,趕緊的插嘴,免得兩人眉來眼去,膩得不行。彭梓祺也正想知道楊家大婦的名號,一雙探詢的目光也望向他,夏潯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那張婚書就藏在那裏。

“她呀,她今年剛剛二八,名叫謝露緹,小字……謝謝……”

“謝謝!”

肖管事向路邊下棋的那個半大老頭兒道了謝,回到夏潯身邊:“少爺,聽那人說,謝家十年前就賣了宅子搬走了。”

“搬走了?”

夏潯有點發懵,沒見到這位未婚娘子時,他的心裏也在打鼓,不知道她是挫是黑還是滿臉麻子,長相到底如何,性情是否溫柔,品性是否正派,擔心了一路,想不到趕到這聚寶門了,人家卻已搬走了。夏潯心裏暗暗松了口氣,要是她這一搬下落不明,我再也尋她不著,也就不用冒險娶她了吧?

就聽肖管事道:“是啊,這聚寶門附近是繁華之地,聽那老者說,謝家當時家裏比較拮據,便出售了這裏的房產,搬到地價比較便宜的城邊去了。因為出售祖產總是件丟人的事嘛,所以搬去的具體地方,原來的老鄰居也不好打聽,這些年沒往來,就更不知道了。”

夏潯一聽,心又提起來:“還在南京城啊,那可不好裝著不知道了,可南京也不小啊,這要找到什麽時候?”

肖管事道:“少爺,咱們往三山門那邊轉轉吧,老肖當年陪老爺來過這巷子一次,是簽婚書的。隨後就請了謝家老爺出去吃酒,地點就在三山門那邊的一處酒家,聽他們當時和店家打招呼的口氣,酒樓掌櫃和謝家老爺應該是極熟悉的朋友,也許他那兒能打聽到一些消息,如果還是不成,那少爺就先回去,老肖使點錢尋幾個本地的閑漢幫著打聽。”

兩人一邊說,一邊沿著秦淮河向三山門走去。

※※※

秦淮河從聚寶門直到雞鳴寺這一段是最繁華的區域,市面上、秦淮十六樓雄峙於秦淮河畔,夜夜笙歌不斷,日日絲竹聲聲,即便是在一向肅謹的朱元璋治理之下,這裏也依然是南朝金粉的天下,紙醉金迷,風流處處。

秦淮河畔雖是聲色犬馬之地,卻也並非全都是煙街柳巷,許多富紳豪商,也都在這裏建有房舍。其實元朝時候,南京已經敗落了,朱元璋鼎定中原,立金陵為都城,重又大興土木,進行了一番營造,因為耗資巨大,朝廷拿不出那麽多錢來,當時天下第一富豪沈萬三還負責了半座金陵城的重建,終於把南京城打造成了天下第一大城,氣隗之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有了城池沒有百姓豈不是一座死城?朱元璋又用上了秦始皇的移民妙計,把江南的富戶名門縉紳豪富來了一次大搬家,一口氣遷移了二十萬戶,十萬戶遷至中都鳳陽,十萬戶遷至金陵。如此一來,金陵終於重見輝煌,高樓大廈比比皆是,世家豪門處處可見。

雞鳴山下的國子監,便是金陵城靈氣所鐘之處了,本朝的太學生們和外國前來留學的太學生,俱都畢集於此,研求學問。這裏建築宏大壯觀,有正堂一座十五間,名曰“彝倫堂”;又有支堂六座,分別為率正、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每堂有十五間;藏書樓十四間;太學生住處一千多間,外國求學生住處一百多間,另有講院、射圃、菜圃、磨坊、倉庫等一百多畝。

此刻,國子監射圃後面的一片修竹林中,正有一陣幽幽雅的古箏聲飄逸流出。修竹婆娑下,有一方石台,石台上橫置一具古箏,黃子澄一襲白袍,盤膝坐在一張蒲團上,正微闔雙目,撥著古箏。在他身後,侍立著一個青年人,一身儒衫,發束儒巾,雙手微拱於胸前,此景此像,如同一副上古聖賢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