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情不知所始(第2/3頁)

夏潯聽了登時心花怒放:“這真是打瞌睡送枕頭,茗兒小郡主簡直就是我夏潯的及時雨、順船風呐。我正要回江南,想那楊氏一族在當地經營多年,士紳人家,潛勢力極大,若再出幾個作官的中功名的族中子弟,更加的不好對付。我正愁此番回去,能否了結小荻和肖管事父女二人的一個大心願,如今有了大明第一功臣世家徐家的助力,還怕他何來?”

夏潯立即伸出沒有受傷的那只手,像搶一樣從茗兒手中接過香囊,塞進懷裏藏好,連聲道謝道:“多謝小郡主,多謝小郡主。”

他這一貼身揣藏香囊,茗兒才忽地意識到這東西似乎是不便送人的,可人家都揣好了,她也不好意思再換一樣,只得暈著臉點點頭,故作大方地道:“沒甚麽,滴水之恩,還當湧泉相報,何況你是救了我的性命呢。”

這時候,殿外有人稟報:“郡主,昨天那個詭稱要送郡主狐狸皮的人又來了。”

茗兒沒好氣地問道:“他今天又給我送什麽來了?”

門外的人忍笑道:“回郡主,他今天甚麽也沒送,還多帶了一個姓彭的人,說要接夏潯出去。”

※※※

夏潯被送出了燕王府,這倒不是燕王過河拆橋,而是夏潯的身份確實不宜留在王府養傷。不過夏潯這一離開,他所住的悅來客棧便蓬蓽生輝起來。只不過來的那些貴人都用了假身份,掌櫃的還不知道自己客棧曾經來過這許多權貴。

第一天,是燕王大駕親自趕來探視了一次,第二天,是燕王妃和徐國公府小郡主又來探視,燕王府是這般態度,於是第三天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三司大人聯袂趕來探視,第四天比他們低上一階的權貴們接著……

對燕王來說,夏潯是救了他一家老小的,如果沒有夏潯之前的闖宮示警,那後果可想而知,後來夏潯落入陷阱的時候,王宮中大部分人員已經撤離,即便火藥引爆也不會造成大的人員傷亡,可又因為他,護住了小郡主的性命,保護了燕王宮的周全,憑著這份恩德,他就是燕王一家的大恩人,所以於公於私,燕王都要來探視一番,徐妃和徐茗兒自然也不例外。

濟南府三司衙門的官員更是暗暗後怕,如果那夥蒙人的毒計成功了,且不說會對北平造成多麽巨大的傷害,是否影響草原上群雄爭霸的局面,至少他們的腦袋是保不住了,燕王都出面道謝了,他們安能不來?

夏潯就在這樣紛紛擾擾的探視中過了九天,等到第九天,最後一批貨物上路了,他的傷也養得差不多了,傷口已開始愈合長出嫩肉,這才決定返鄉!

其實之前燕王探視之際,已經表露出了對他的欣賞,還通過隨行太監馬三寶之口,暗示可以招納他為己所用,奈何夏潯現在已經不是無產階級了,他家有恒產,又有美人,何苦去當造反派,刀光劍影地搏前程?與燕王朱棣有今日這份香火情誼在,他就不怕將來燕王成事後自己沒有靠山,因此自然是故作不知。

燕王也了解到,他是有功名的生員,如果能考中進士,那才是正途出身,自己是個藩王,雖說除了長史等寥寥幾個王府屬官,自己都有權提拔任命,可對讀書人來說,畢竟朝廷正途才是光彩的出身,只道他另有大志,因此也不勉強。

第九天的時候,夏潯、西門慶和彭梓祺踏上了返鄉之路。

有關北平這件大事,三司衙門都是寧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事情一旦傳到執法苛厲的朱元璋耳中,即使沒有釀成巨大禍患,他也是一定要嚴懲,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那樣一來,可能會刨出不少汙七八糟的事情。

朱棣也有他的考慮,前些天剛剛傳來父皇病重的消息,這個時候他也不願意呈上一個會讓父皇龍顏大怒的消息影響父親身體。

同時,他也知道那個素以仁孝著稱的皇太孫其實遠不及他那死去的父親厚道。

大哥朱標那是真正的厚道人,如果這事被他知道了,他絕不會落井下石,可朱允炆就不然,他一定會借題發揮,假惺惺地關心皇叔安全,然後攛掇父皇嚴懲北平軍政官員,把與自己交好的地方官員調走,安插些跟自己和不來的人過來。

於是在各方都有意把事情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態度下,這件事出奇的平靜,民間幾乎沒有耳聞。夏潯得了燕王的暗示,自然也不會聲張。他反倒因此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歷史上如果曾經發生過這麽一件大事,應該會有所記載的吧?為什麽從不曾聽說?

可惜燕王成為皇帝前,有關他的記載本就少的可憐,也難保這件未曾發生的大事在他們的隱瞞下確實沒有記載。可這到底是因為自己做這樁生意,才促成了歷史上本來沒有發生的一件事發生了呢,還是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這件事,因為其他各種原因也被挫敗了,最終又因為燕王和北平地方官員的態度而不了了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