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金蟬欲脫殼(第2/2頁)

王府在建築風格、內部裝飾以及人員配備上,與北京城裏的皇宮極其相似,只是規模小些,定員少些。王府內有長史司、審理所、典膳所、奉祀所、典寶所、紀善所、良醫所、典代所、公正所,還有伴讀、教投、引禮、典服、承奉、宮女、內監等等,一應俱全,故而占地之廣可想而知。

不過齊王先天不足,再怎麽建造,他這王府的規格氣勢也無法同燕王的元皇宮一較高下,所以盡量在富麗堂皇上下工夫。整個新齊王府計劃占地十五公頃,建築殿宇樓台千余處,規模宏大。

如今王府已經初具雛形,王府門前甬道上的兩座四柱三門牌樓式的石坊,也就是百姓們俗稱的“午朝門”用料就來自楊家的卸石棚寨石料廠,那些雕刻好的石柱、石台、石坊剛一運到,就被工正所的人指揮著力工們搭建起來。

這兩座石坊各由二十八塊巨石組建而成,底座呈須彌狀,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刻獸足狀案底紋和仰蓮紋,中層刻牡丹、荷花圖案,上層刻飾花紋為獅子、麒麟、纏枝牡丹、蓮花,拐角處刻有鉆獅圖案。底座上的石柱高有兩丈,透雕螻龍,柱頂橫匾是浮雕二龍戲珠圖案。

橫匾上“樂善遺風”、“象賢永譽”、“孝友寬仁”、“大雅不群”一類的吉祥話兒,據說是特意去陜西漢中府請了府學教授方孝孺給題的字兒,拿回來之後拓刻到石匾上去的。一道石坊都如此講究,整個王府各處建築的工程是如何浩大便可想而知了。

夏潯站在“午朝門”外,看著那氣勢恢宏、精美大方的石坊搭建起來的時候,恰有青州府小吏李拱、曾名深也站在那裏看熱鬧,李拱氣憤地道:“齊王府建造不到二十年,這就耗費民脂民膏重新起造了,我大明立國不久,有多少家底可以供得皇子們如此揮霍?”

曾名深嘆道:“僅是如此那也罷了,王爺還巧立名目,收斂民財,弄得民怨沸騰,可惜你我人微言輕,不能上達天聽,那些有資格上書朝廷的官兒們又個個只知明哲保身,否則,一定要參他一本!”

李拱冷哼道:“怎麽參?若不是皇上恩準,齊王敢重造王府麽?”

曾見深苦笑道:“說的也是,皇上勤儉節約,一向沒有奢侈之舉,以天子之尊,皇上一日三餐不過就是米飯一碗,小菜兩樣,外加大蒜一頭,從無山珍海味。我聽金華府的好友說,去年他們那裏向皇上進貢了香米一袋,皇上吃了非常喜歡,可皇上擔心列此米為貢米會滋擾地方百姓,因此只吃了一頓,就把那袋余米退回了金華,只叫金華的地方官給弄了些種子來,皇上帶著內侍在皇家苑林裏邊開水田自己種植,以作食用。皇上如此嚴於律己,堪為天下楷模,只是對皇子們……怎麽就這般寵溺呢?”

兩個小吏嘆息不已,夏潯在一旁聽著有些心虛,雖說他不獻計的話齊王還指不定幹出些什麽荒唐離譜的事來,這次利用圈遷勒索的也都是富人,對地方普通百姓並沒有影響,可是聽到兩個官兒當面議論,他還是有種始作俑者的負罪感。

這一來他也沒心情繼續看下去了,忙向彭梓祺和小荻打聲招呼,離開了王府工地。出了前門右拐,不遠處臨街就是一溜兒的彩棚攤子,賣小吃的、賣衣服的、賣各種首飾頭面的應有盡有。

“咦?好漂亮!”

剛剛走到一處攤位前,小荻兩眼一亮,突然撲了過去。這個攤位賣的都是女兒家的頭面飾物,小本經營自然談不上什麽名貴的質料,因此便在花式顏色上巧用心思,那些首飾頭面看著都非常鮮艷。

小荻相中的是一枚櫛,也就是梳蓖,蓖子是不管男女都要使用的潔發工具,但是對女子來說,它還有另一個功用,那就是可以作為頭發的飾物,因此女性使用的蓖子花樣翻新,式樣奇多。

小荻看到的這枚梳蓖,制作成了蝴蝶狀,十分的精妙,一眼望去栩栩如生,梳蓖上邊依著蝴蝶的模樣繪制了花紋色彩,而蝴蝶展開的兩翼就是用來梳理頭發的,巧思妙手,令人拍手叫絕。

可是小荻剛剛伸出手去,恰好也有潤白如玉琢、纖秀若蘭花的柔荑伸過來,兩只手同時摸到了那枚梳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