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抽絲剝繭欲化蝶(第3/3頁)

也就是說,潭王的那個大舅哥於琥是個冤枉透頂的倒黴蛋,他的所謂參與謀反,根本就是錦衣衛為了皇家臉面,亡羊補牢之下的犧牲品。並不是他涉嫌謀反嚇死了大舅哥潭王,而是他的妹夫潭王自焚,所以他才成了胡惟庸的同案犯。

朝廷把他抓起來後,馬上宣布他是叛黨,並炮制了人證和供詞,卻不公開他案發的時間,只說是因他之死嚇死了潭王,於琥的名氣太小,朝廷這麽說,大家也就這麽信了,沒人去研究他被告發的經過和理由是否經得起推敲,也沒人去印證潭王自焚的時候,這位遠在寧夏的於指揮是否已經被抓起來。這件事就此了結,知情者寥寥,且沒人敢說出自己的疑問,張十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湖州鄉下的一個睜眼瞎,居然知道此案的真相。

馮總旗四人的來歷未必合法,目的更談不上光明正大,而他們強迫夏潯在那份殺人供狀上簽字畫押的事,更是一個大大的敗筆,正是這件事,在當時就已促使夏潯下了決心:不為其傀儡,必殺之。

按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是堂堂的錦衣衛,他們是奉聖出京,他們查辦的是謀反大案,這樣一群欽差大人,要控制一個像夏潯這樣的人需要讓他留下把柄嗎?用上這樣下作的手段,只能說明他們的身份和行為是見不得光的,更說明他們對夏潯的所有允諾都是空中樓閣。

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夏潯,不管他們圖謀的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夏潯的結局只有一個:像那位不幸地知道真正的楊文軒已經死掉的聽香姑娘一樣,成為錦衣衛滅口的對象,這些視人命如草芥的錦衣衛可不是開善堂的,會留著他的性命。

畫蛇添足,莫過於此。

於是,夏潯殺人反擊的計劃從那時候便開始籌劃了。他知道,辦砸了差事的小職員,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補救的辦法時,是不會把真相說給上司知道的,這是人之常情。而且在後來的交往中,張十三他們還隱隱露出了覬覦楊家財產的想法,他們既然對楊家的財產動了不可告人的心思,就更不會把夏潯的真實身份告訴其他人。

所以,夏潯只要殺掉這四個人,就能死中求活,並且極有可能真正取代楊文軒,獲得最豐厚的回報。

要殺掉四個人,那麽就不能在把他們全部殺掉之前讓他們對自己產生懷疑,這樣他需要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所以夏潯選擇了一俟被楊家的人認可身份,馬上就動手除掉如附骨之疽般的張十三。

他是身家清白的士紳,他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外面亭子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證明他沒有離開過這間屋子,他正在洗澡,他身上沒有兇器。所以官府絕不會懷疑到他的頭上。馮總旗更不會懷疑他,因為他剛到楊府,所有的人證都不可能是他的同黨,如果馮總旗不太健忘的話,還會聯想起不久前發生在雲河鎮的那樁謀殺案……

張十三死了,自始至終,他也沒弄明白夏潯到底是怎麽看破他們陰謀的,和那位聽香姑娘一樣,黃泉路上,十三郎注定了做一只糊塗鬼。

夏潯跳起來開始冷靜地布置現場,衣匣、衣架、地面……所有的一切都在最短時間內布置完畢,以他專業的眼光又檢查一遍,確認沒有破綻之後,夏潯抓了衣架在手,長長地吸了口氣,用稍稍遜色於小荻姑娘的大嗓門放聲大呼起來:“救命!救命啊……”

此時,張十三只有出氣沒有進氣兒,眼神渙散,還沒死透……

夏潯揮舞著衣架,像一只驚慌的兔子,上躥下跳地同空氣中看不見的敵人拼命搏鬥著:“我的冒險,開始了!”

險惡重重,步步殺機,一旦成功,卻能成為人上之人,這個豐厚的回報值得他冒險。

現在冒險剛剛開始,夏潯心中那份激動絲毫不亞於他第一次爬上女朋友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