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卸石棚寨(第2/3頁)

見夏潯出手如此闊綽,林老漢眉開眼笑,馬上收了五貫寶鈔,敲鑼打鼓地喚出一村老少全體出動,沿河向下尋去。過了一個多時辰,村中百姓在水勢較緩、河水較淺的一處河岔子口,找到了被一塊嶙峋的怪石勾住了衣角的聽香屍體。

聽香是夏潯花了兩百貫寶鈔從青樓買回來的侍妾,生死本就不會引起多少人關注,再加上有地保和眾多的村民證明她是溺水而亡,所以縣衙裏派來的公差只簡單做了個記錄,聽香之死便順理成章地定性為一樁很尋常的失足溺水案了。

民不舉官不究本就是自古相循的道理,何況如果在自己轄區內出了案子,即便隨後破獲,也要落一個轄區不靖的考評,對縣尊大人以後的升遷是很不利的,既然眾口一詞都說是失足落水溺斃,那自然就是溺水而亡了。

張十三買了口薄棺,盛斂了聽香的屍體,又花錢請當地村民隨意把她埋在了左近的青山叢中,一行人便繼續上路了,一條人命去的好不輕松。

傍晚,他們趕到了卸石棚寨。

卸石棚寨在卸石山北山嶺下,而夏潯的采石場則建在東嶺下,距寨子不過十多裏的路程。

卸石山重巖疊嶂,峰巒滄翠,山連山山靠山山山不斷,嶺挨嶺嶺靠嶺嶺嶺相連,山勢險峻,極難攀登。

這裏最多的天然資源就是石頭。

楊旭年初的時候在這裏興建采石廠,並非是一時心血來潮,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齊王要重建王府。齊王就藩青州才十四年,照理說王府本就是新建的,用不著修繕的,更談不上重建,可齊王朱榑自打去了一趟北平回來,就起了重建王府的心思。

藩王與藩王之間,秉持著“王不見王”的政策,除非入朝覲見,皇室一大家子團聚的時候,否則一般是沒有機會見面的,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奉有皇命的時候。齊王朱榑曾經奉旨率兵從山東出發,配合燕王朱棣討伐北元,因此有機會進入北平,看到了四哥朱棣的燕王府。

燕王府是在元朝大都的皇宮基礎上建成的,規模宏大,氣勢威嚴,在大明所有藩王中,燕王府最為恢宏壯觀,朱老七一見四哥的王府,就像鄉下老財頭一回進城,見到城中大戶家的氣派,頓時就眼熱起來,等他回到青州再看自己的王府,頗有一點玉皇大帝的靈霄寶殿和土地廟的差覺,怎麽看怎麽不順眼。

當時已受到他重用的楊旭在馮總旗的授意下,趁機蠱惑他重建齊王府,齊王本已意動,又受楊旭攛掇,便向皇帝請旨重建王府。朱元璋先以朝廷用度緊張為由拒絕了,並且寫信告誡兒子:“貪如烈焰,不遏則燎原;欲如洪水,不遏則滔天。井底之泉雖不盈滿,卻能每日汲用,貪奢無度,必然四海不靖,身為皇子更要蓄養德性,以為天下表率。”

齊王朱榑是極剛愎的人,一旦拿定主意,九牛不回。見了父皇的書信他毫不動搖,立即回信大訴苦水,講他王府人口眾多,而建在龍興寺舊址上的齊王府又是如何的簡陋狹小,居住如何不便,並保證朝廷撥款不必一次性給付,他可以先用自己的俸祿墊付用度等等,言辭乖巧懇切之極。

朱元璋嚴於律己,也嚴於律人,他自己是個極其儉樸的人,就算做了皇帝,各方面的用度從不舍得鋪張,對官員們也是如此要求,可是對兒子,他卻有著大多數老人的通病,寵溺疼愛,見兒子說的可憐,心裏也有點發酸,於是就答應下來。

建王府需要大量的石料,楊文軒近水樓台,便把這生意攬了過來,可他若由別處購買石料,再運抵青州,那花銷實在不小,他能賺到的利潤也就不多了,因此打聽到卸石山多石材之後,楊旭幹脆自己投資在這裏建起了一家石料場。

夏潯趕到石料場的時候,山坡下已經堆積了大量的石材,碼放的整整齊齊,這是近期就要運往青州的。懸崖上、山坡上,還有許多赤裸著黑黝黝上身的人仍在作工。管事老王帶了七八個工頭站在山腳下迎接,一見夏潯到了,立即呲著一口黃板牙迎了上來,長揖到地,殷勤地道:“小的等見過東家。”

夏潯讓張十三搭了把手,從車上跳下來,向山上掃了一眼,微笑道:“起來吧,你們很勤快啊,將近黃昏,還在做事。”

王管事點頭哈腰地道:“應該的,應該的,東家如此信任,小的敢不效力?東家這邊請,您的住處已經打掃幹凈了,請。”

夏潯此來卸石山,主要目的是給自己找一個暫時避免回青州的理由,同時要在這段時間裏,在這裏做好冒充楊文軒的種種準備,可是他既然是打著巡視采石場的幌子來的,對這裏的工程進度就不能不聞不問,所以剛一用過晚膳,他便立即接見了采石廠的大小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