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大結局(第4/6頁)

成碧驚喜道:“這麽說,大王不會並東夷而入吳國?”

慶忌搖頭道:“不然,現在條件還不成熟,但是或者十年之後,或者二十年之後,東夷是一定要去幟易職,變為吳國直轄領土的。如果一直以屬國的方式存在,那麽幾代下去,便又如當今世界一般了。

國力分而必自耗,鄭國也罷,魯國也罷,衛國也罷,與我吳國都是姬姓諸侯,都是同一個祖先,可是那又如何呢?誰還記得我們是同一個祖先?祖先又能照顧到哪一個子孫呢?

如今吳國正逐步去世卿,免分封,設郡縣,派流官,這樣權臣世卿倚仗實力把持朝政的危險便大大降低了,而且選拔人才的渠道也更多了。盡量合並而不分封,那麽公子王孫裂國自立的危險也要小的多。”

他攬過成碧,柔聲道:“你不必為王兒擔心,也不必顧慮你的出身。反正我吳國自壽夢大王起,便已廢了立嫡長為君的制度,連著幾代君王都不是嫡子嫡孫。寡人正好從我這一代就徹底廢除了這項制度,凡是我的兒子,人人都有繼承的權利,要看哪個最有本事,而不是哪個先出生一天。

寡人早已想過,過兩年穩定下來,便集我吳國才智之士,努力想一個周詳的制度,專門制定王子的教育和儲君的選拔。寡人建國之初便立下嚴令,後宮不得幹政,便是為此奠基,免得子孫相殘。你呀,若是想要自己兒子出人頭地,那就好好把他培養成才就是了,如果寡人的兒子裏面他最有出息,那他就是吳國之主,豈不比做一個屬國的國君要強?如果他不爭氣,你硬把他扶上國君的位子,那反倒害了他,還不如讓他當一個太平王子,盡享榮華富貴的好。”

成碧聽了心中滿意,口中卻嬌嗔道:“人家瞞了這麽久,現在肯跟你說,就是已經同意讓兒子認祖歸宗了。你又何必說這麽多,還不是變著花樣只想讓人家為你生兒育女,盡心竭力的服侍你罷了。”

“怎麽?你還真的有野心要當女王嗎?難道留在我身邊,不是你正期盼的嗎?哈哈哈……”

慶忌笑罷,緊了緊她的身子,柔聲說道:“未來的事,自有我們的兒孫們來決定,我們只要做好我們該做的事就成了。誰知道他們將來會怎樣決定呢?也許會分封,也可能集權,又或者分封制與郡縣制並立並存,我們不會知道百余年後的事情,就不必要為百余年後的子孫去劃定條條框框。真的劃定了,子孫們不想遵守時,寡人還能爬出墳頭去打他的屁股?”

他擡起頭,望向帳角的一片虛無,輕輕地道:“寡人處心積慮,修內政、整武備、拓疆土,只是想……如果天命在我,那麽我便做一個周文王吧。大樹栽好了,哪個子孫爭氣,便由哪個去做那伐紂的武王好了!”

※※※

黃池之會終於召開了。

周天子的王師雖然人數最少,不過卻衣飾光鮮,陽光、雪光,映著王師甲胄的寒光,眩人二目。

只是在熟知內情的人眼中,對此卻不屑一顧。因為王師儀仗的軍備是晉地五國和齊國,為了答謝周天子誥封承認五位諸侯,和同意齊國召開諸侯大會所奉獻的財物。

大會上,各路諸侯車如雷,馬如龍,大軍浩浩蕩蕩好不威風。慶忌冷眼旁觀做了看客,只見那陣容恰如後世他所在的年代所召開的國際聯盟峰會,齊侯便如M國總統一般,甫一登場,大小諸侯紛紛上前,意圖和他接近,拱拱手、套句話,都覺得無上榮光。

南方諸國這幾晚也沒消停,都在四處串聯,可惜鋒頭最勁的吳國大王慶忌完全沒有爭霸之心,而楚王年幼,而且不知出於什麽緣故,居然放出風來,同意齊國為霸主,這一來秦國也泄了氣,會場上南方諸侯是意氣最消沉的一群。

齊侯姜杵臼白發蒼蒼,滿面紅光,看起來倒真有幾分鶴發童顏的味道。他笑容可掬地同各路諸侯打著招呼,矜持而不失禮節,高貴而不傲氣,看到慶忌時,似乎已經知道了慶忌放棄爭霸,還主動親切地和這個很識時務的東南霸主攀談寒喧了幾句。

主席台上早排列了一排座位,齊侯姜杵臼登上台去,便很謙遜地與各路諸侯們禮讓了起來,你推我讓的揖讓半天,最後才以齊侯年歲最長、齊國國力最強兩個當仁不讓的理由公然坐上了首位。

雖說諸侯們還未正式進行計議商量,但是這位子一坐,他的方伯之位便已定了八分。齊侯落坐,其他各路諸侯這才各尋座位坐下,東夷女王雖在末位,但是因為是會上僅有的兩個女人之一,她生怕被魯公姬宋認出身份,面上便蒙了輕紗。好在她是東夷人,對她略顯怪異的舉動中原諸侯也沒有異議。

會盟異乎尋常的勝利,好象各國諸侯勒緊腰帶,花費了大筆的財物,長途跋涉趕到這裏,就為了這短短一刻的滑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