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楚國風雲(第3/5頁)

四名將領間有著這樣錯綜復雜的關系,如何調度、如何安排,讓誰主攻、讓誰策應、讓誰承擔敵軍主力攻擊,光是這些問題就足以讓任何一位主將頭疼了。何況梁虎子是個善打硬仗的將軍,偏偏不是一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精於處理人事關系的政客。

費無忌的軍隊一旦遭受攻擊,最可能的逃竄方向就是楚國方面,所以最後梁虎子把自己的主力安排到了西方,長途跋涉繞過邵關,擋在了他們前面。赤忠在北,呂遷在南,平布的人馬則安排在西面負責佯攻驅敵。

只要費無忌的兵馬一動,承受主要壓力的就變成了他這位主將的大軍,那時呂遷和赤忠自兩翼發動攻擊,呂遷也由佯攻轉為實攻,他們承受的壓力最小,但是撿便宜的機會卻是最大,這也是梁虎子有意要給老上司一個立大功的機會。

孰料,他主意打的是好,但費無忌與梁虎子、赤忠和平布都交過手,知道他們的厲害,此時費無忌的軍隊士氣比較低迷,所以未敢挑選他們三個任何一方做為突破口,反倒選了名不見經傳、軍階也最低的呂遷。

呂遷休養兩年後首逢大戰,尤其主將是自己的老部下,更激起了他的豪邁之心,楚軍主力氣勢洶洶而來,呂遷毫無懼死,指揮做戰寸步不退,最後還手持長矛親自沖上陣去殺敵,帶動了軍心士氣,人人驍勇如虎。

奈何敵軍比他們兵力多的多,所差者只是士氣不振不已。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是挑戰方,而費無忌志在逃跑,根本不想與他們決一死戰,以總兵力仍遜於對方的情形,梁虎子根本不會分兵禦敵。如今情形,敵人雖志在逃跑,但困獸之鬥亦不可小覷,無論他想逃往哪個方向,負責阻截的軍隊所要承受的壓力之重都是難以想象的。

費無忌占據了邵關關隘險要之利,四路大軍要聯成一片形成合圍並不容易,線報不斷傳來南線苦戰,呂遷所部傷亡慘重的情報,梁虎子終於坐不住了。如果這位好不容易康復身體,重新踏上戰場的老上司第一仗就在自己的指揮下葬送了性命,他這一輩子也會良心不安。

在第五次緊急軍情傳到之後,梁虎子終於承受不住這種心理壓力了,他明知平布和赤忠的大軍還未對費無忌的軍隊形成有效合圍,還是下令本部人馬馬上向南線轉移,全速馳援呂遷所部,這樣一來,整個包圍圈便被扯開了一道口子,費無忌得訊之後果斷將大軍轉移,從梁虎子讓開的道路上殺了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死死咬住呂遷所部,吸引梁虎子馳援,費無忌在南線戰場上還是丟下了一萬五千多人,最後只帶著三萬掛零的人馬沖出了重圍。

當梁虎子率軍趕到南線時,呂遷所部的七千多兵卒尚能做戰的已不足三千,梁虎子成功地救下了呂遷,與先後趕到的平布、赤忠合力吃掉了費無忌拋下的一萬多楚軍,卻放跑了費無忌。

聽那信使講完這慘烈的一戰,熊章不禁動容道:“母後,看這情形,吳軍確是已經盡了全力,並非有意縱敵逃竄啊。”

孟嬴揮手屏退了信使,放緩了語氣教訓道:“兒啊,以慶忌的威名和性格,以及這一戰的慘烈情形來看,或許這真的不是慶忌的主意,可是用兵首重將,孫武派了呂遷這個人來,不像是增兵,倒像是有意牽制梁虎子的行動。孫武自隨慶忌伐吳復國以來,用兵如神,百戰不殆,如今仗打成這個樣子,你不覺得奇怪麽?”

熊章眉毛一挑道:“這麽說來,是那孫武使詐了,那孩兒修書一封給吳王,讓他治他……他……他……”

一見母親閃目瞪來,熊章頓時結巴起來,後面的話再也說不出來。

孟嬴淡淡地道:“沒有人可以治他的罪!如果……吳國的王後不是我的妹妹,我想他甚至不會用這調將貽兵之計,而是會直接向慶忌闡明利害,直接縱費無忌逃走。這不是不忠,也不是違命……

放在台面上來說,這只是做臣子指揮上有失誤,理解上偏差,對臣下難免的失誤,君王也不能苛求的,於是他便變相的達到的目的。所以說,臣下想要改變主上的意旨,其實是非常容易的。

王兒總有一天要親政的,你要記著,等你掌管了整個楚國,對你的臣子也是這樣,許多時候,你只要分清楚他的用心是好的還是壞的、他的目的是對你有利還是不利,對他的作法卻不可有太多的幹涉。

王兒,看看你的冠冕,君主的冠冕為什麽要做成這副樣子?王冠上的冕旒玉串,是告訴君王,你要擋住自己銳利的眼睛。兩旁的絲帶上系的那顆允耳,是告訴君王,要掩住自己靈敏的耳朵。

一國之君,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懷。有些事你看見了只能當作沒看見,聽到了只能當做沒聽到。對善的德行要予以肯定,對人犯下的小錯和私心要給予原諒和理解,人無完人,不可求全責備。要記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