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南征北戰(第2/3頁)

先是宋國討回彭城不成,悍然發兵攻打,新任上將軍赤忠大意失彭城;緊接著剛剛調遣梁虎子所部前去馳援,東夷鐘離谷公山不狃和仲梁懷兩個大盜又發生嘩變,殺死盜首古君海,然後率兵夜襲於余城。

也不知是有人暗中接應,還是這剛剛成立的王國疏於防範,公山不狃的盜夥竟順利沖進於余城,一番燒殺搶掠之後,女王嬴蟬兒在王室衛隊的護衛下,帶領嬴、風兩氏族人倉惶退出王城,避居嬴氏部落所在的山谷。

隨後,以成智午為首的一幹東夷大臣公開拒絕到嬴氏部落朝覲女王,並以嬴蟬兒稱王九日便失王城為由,拒絕承認她是東夷共主。然後同大盜公山不狃和仲梁懷取得聯系,以割地求和的方式,招降了這夥大盜,反而向嬴氏部落發起進攻。

原本一味示弱邀好的嬴蟬兒得到消息,立即發布詔命平息叛亂。此時成智午等人才知又中了這女人的計。他們當初若拒而不受嬴蟬兒的任命,那麽雖會惹來嬴蟬兒的不滿和排擠,但是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動。如今已經接受了她的任命,就難以再用部族之間沖突的名義同以風、嬴兩部落為主的軍隊作戰,而是必須背負起叛亂的罪名。嬴蟬兒出兵平叛,甚或向吳國借兵,都是出師有名了。

一想至此,成智午等人便暗暗懊悔,唯一令他們感到欣慰的是:吳國即將自顧不暇,又能為這個娘們撐多久的腰呢?

慶忌剛剛把吳國建設的有聲有色,個人名望提升到最高點,便連受這樣挫折,一時怒火中燒。如果彭城奪不回來,在他扶持之下建立的東夷國甫一立國又再遭覆滅,吳王慶忌必成天下人口中的笑柄。無論是為了吳國眼下的切身利益還是長遠發展,慶忌都必須把這股動蕩撲殺下去,悍衛他東南霸主的尊嚴,於是慶忌立即命英淘所部整裝待發,同時命國內迅即籌備糧草軍餉,準備親自北伐,剿平叛亂。

越太子勾踐收到布在吳國的耳目連夜送來的這些消息不由遙望吳國放聲大笑,他馬上去見越王允常。越王允常正在吃早飯,一聽這消息不禁龍顏大悅,胃口大開,一頓早飯比午餐吃的還多,被燭庸氣出來的頭痛病也立馬見好。

越王允常其實早就受夠了來自吳國的窩囊氣,要不是王兒勾踐苦苦勸著,他此時已經不知又伐了幾次吳了。反正允常伐吳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只要戰敗,立即奉獻珠玉美人乞和便是。吳人如想徹底打敗越國,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可吳國旁邊還有一個虎視耽耽的楚國,吳國又豈敢對越國孤注一擲,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接受乞和了事。

所以允常對起兵攻吳一直是有恃無恐,只是他素來信服王兒的智計,所以才在勾踐“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勸說下隱忍了這麽久。如今一見王兒也贊同發兵了,允常大悅,立即命大夫曳庸趕赴楚國同費無忌取得聯系,商量聯合出兵。命上將軍臯如立即整理軍備,征召士兵,做好伐吳準備。

勾踐同其父越王允常商量已畢,允常磨刀霍霍的準備伐吳,勾踐一轉身便去找大司徒了。他帶了父王的命令,從大司徒若成管理的國庫那兒領了上等葛布五萬匹,越國涼席一萬領,蜂蜜九大桶,狐皮五雙,棘枝十船。

當時貴人皆著絲綢,平民才著葛布衣裳,齊紈魯縞就是最有名的絲織品。不過夏天身上穿著絲綢十分不舒服,貴人的內衣也常穿葛布。葛布需要入山采集葛藤,漚制抽絲之後,紡成葛布,上等葛布柔軟透氣,染色之後看起來不比絲綢差,而且更加舒適。越國用竹蔑制的涼席做工精美,那時的人到了哪兒都是席地而坐,身下缺不了席子,因此越席也是暢銷天下之物。至於那十船棘枝,卻是制做箭矢所用的材料。

勾踐備齊了東西,便派大夫皓進運往吳國,表面上看這是聽說吳國出兵北伐,作為附庸小國竭盡所能以示支持,在吳王慶忌面前擺出一副恭順馴服的模樣,以消解他對越國的警惕。同時對大夫皓進秘授機宜,沿途觀察吳國動向,看看慶忌是否真的率兵親征,像禦兒城這樣的越國北伐必經的軍事要塞兵力部署如何,以及姑蘇城中如今的動靜。

※※※

越大夫皓進一路北上,一路同越國安排在吳國的秘探取得聯系,利用秘探的隱秘身份和自己越國進貢特使的官員身份,從明暗兩方面著手探察吳國情報,隨時返報越國。

此時,郁平然也早已到了魯國,先見了魯公姬宋,然後在館驛住下。隨後找機會先拜訪了慶忌的嶽父叔孫玉,叔孫世家一直把持著魯國的外交大權,做為吳國使節,去拜訪他本無不妥,何況他又是吳王嶽父,可謂公私皆宜。

叔孫玉聽了郁平然來意,考慮到慶忌是自己的女婿,他的勢力越強大,自己在魯國的地位也就越紮實,於是欣然應允,找了個機會便把季孫意如也請上門來共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