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2/3頁)

好在慶忌也知道他不擅民政,而南武城原本又是一座主要用於軍事目的的城池,此地民政官員力量極為薄弱,因此陸續給他派來了一些民政官兒,都是從吳國士族和其他諸國趕來投效的士子中提拔起來的年輕人。

這個時代的人家族觀念甚重,他們重視家族發展和個人前程,為了家族的延續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但是國家對他們來說,僅僅是個居住地的概念而已,此外與他並無什麽重大幹系。若是一國世襲的公卿,因為家族和個人的榮辱與國家的興亡休戚相關,那還好些,普通人就要淡漠的多了。

對那些祖上曾經輝煌,如今已經從大貴族淪落到士族,家族地位不斷下降,而又自覺有些本事,只是沒有受到重用的人,更是極易流動。這就有點象二十一世紀的人在公司裏面任職,前程無望又不甘墮落時,跳個槽而已。

這樣的人一旦投奔吳國,自然都想有一番作為,他們大多是年輕人,敢想敢幹,精力充沛,一腔熱血,又大多頗具學識才幹,對吳國這個基層人才嚴重匱乏的國家來說,是一股極難得的新鮮血液。

隨著民政官兒陸續增加,梁虎子肩上的擔子才漸漸輕了下來。他帶著北武縣丞趕回城去,介紹了分配給他的兩名官員,然後由他領回北武走馬上任。石湛前腳剛走,便有一騎飛至,送來了吳王召見的緊急軍令。

梁虎子不知姑蘇出了什麽事,心中有些吃驚,急忙把事情向屬下交辦一番,然後便隨信使快馬輕騎趕回姑蘇。

到了姑蘇城他才知道齊魯即將議和,吳國如不迅速行動,便將失去占據東夷的最佳時機,慶忌命他立即率軍北上,制造吳軍駐紮於東夷的事實,一旦齊魯議和成功,魯軍退出東夷地區,立即添補魯軍勢力留下的空白。

由於東夷與吳國議盟的事尚屬機密,此次出兵便另找了個理由:東夷匪患與展跖匪軍常常南下襲擾邊境,擄奪民財,此次出兵是清剿匪患,以靖邊疆。

梁虎子慨然領命,英淘已經從姑蘇城防軍和附近衛城駐軍中,給他挑選了許多戰陣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了一支枕戈待發的精銳力量,梁虎子風塵未洗,便趕去接收軍隊。這支軍隊中有許多梁虎子帶過的老兵,他們現如今都是兩司馬以上職階的軍官,所以這支軍隊雖是剛剛組建,梁虎子照樣能如臂使指,令行禁止。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文種管著吳國的錢糧,梁虎子急於出兵,點收了軍隊,馬上便親自趕去向文種催要糧草,卻不想“吝嗇文”果然名不虛傳,面對梁虎子這位吳國上將軍,文種居然還是一毛不拔,拿著梁虎子所列的糧草數目清單,他像個術士似的掐著指頭念念有詞,大講吳國當前用錢之處多少,他這大掌櫃的如何不易,嘮嘮叨叨的說了半天,就是不肯撥付,終於把梁虎子上將軍給惹毛了。

梁虎子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大聲咆哮道:“不要跟本將軍說這些屁話,沒有糧草,你讓本將軍如何出征作戰?齊魯一旦議和,恐怕東夷也要變卦,不肯再歸順我吳國,出兵之事刻不容緩,你竟敢如此刁難,如此大事你擔待得起嗎?別看你是甚麽少司徒,信不信本將軍一劍便砍了你!”

梁虎子咆哮如雷,唾沫星子噴了文種一臉,文種就那麽被他提著,雙腳幾乎離地,他也不擦拭滿臉的唾沫,卻翻了翻白眼,陰陽怪氣地道:“原來上將軍也知道出兵之事刻不容緩,卻不知大司馬給了上將軍多少人馬?”

梁虎子見他問起兵馬數量,還以為一番痛罵讓這“吝嗇文”膽怯從命了,便放開手,憤憤地道:“一萬人馬。”

“一萬人馬,能濟得什麽事?”

“你懂個屁!”

梁虎子很是看不起這些沒有戰功,全憑一張嘴皮子位極人臣的官員,冷笑說道:“兵貴神速,本將軍必須搶在齊魯議和的消息傳到東夷人耳朵裏之前便先行趕去。此時前去,東夷人歡迎還來不及呢,待他們得了齊魯議和,齊人不再南下的消息,想再反悔可就難了。開門迎我們進去容易,想把我們掃地出門,可就不那麽簡單了。”

文種嘿嘿一笑,拱手說道:“原來……需要兵貴神速啊,受教,受教。將軍即然這麽說,文種可就有點不明白了,若是準備大批糧草北上,輜重車輛隨軍而行,那還何談兵貴神速呢?只怕將軍姍姍而至時,東夷人已經歡歡喜喜地解散了聯盟,各自打道回府了。”

梁虎子一呆,說道:“那有何難?本將軍可令兵士隨身攜帶幾日米糧,晝夜行軍疾馳東夷,糧草輜重可隨後而來。”

文種又像術士一般掐起了指頭:“一名士兵,除去武器、甲胄,隨身能攜帶的糧食頂多只夠七至十天食用,嗯,這段時間,恰好夠將軍的人馬趕到東夷。然後呢?糧草輜重行於軍後,至少也得半個月才能到,不知接下來這十天,將軍準備怎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