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夾谷之盟(第3/4頁)

姜杵臼一拍案,台下忽地湧出一群披甲武士,手執利刃弓弩,圍向姬宋等人。這些人都是萊夷武士,也屬東夷族群,因其屬地多年前已被齊國吞並,現已為齊國效力。但是萊夷武士仍保持著他們族人的一些特點,頭插錦雞之羽,臉塗赫色土痕,威武中透著野性。

孔丘夷然不懼,他把手一擺,手下武士亦一擁而上,將嚇白了臉的姬宋護在中間,劍拔弩張,與萊夷武士對峙。孔丘則獨自一人按劍上前,大步騰騰走到齊君姜杵臼面前,凜然大喝道:“兩君既會盟和好,何以又用萊夷之人以武力脅迫?這便是齊國號令諸侯的方式嗎!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您這樣做,於神為不敬,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堂堂齊國,堂堂齊君,光天化日之下竟使如此手段,不怕天下諸侯恥笑嗎?”

孔丘身材高大魁梧,手按利劍,胡須如刺,濃眉一擰,氣勢駭人,這一番義正辭嚴的大喝聲如霹靂,震得姜杵臼案上杯盞簌簌作響,姜杵臼見了如此威勢不由膽怯。

孔丘當年投奔齊國時,亦曾得他召見,那時孔丘的表現乃一博學宿儒,彬彬有禮,姜杵臼只知孔丘尚賢好禮,卻不知他竟然如此孔武神勇,作雷霆一怒時竟有偌大的聲勢。眼見孔丘按劍俯身,嗔目怒視,姜杵臼真怕他不顧一切拔劍沖上前來。

他如今已經老邁,想要逃走的話腿腳可不靈便,旁邊雖有武士護侍,但是看孔丘那模樣,身邊武士未必能攔得住他。姜杵臼連忙說道:“萊夷野人不知禮儀,誰讓你們沖上來的?退下,統統退下!”

台前眾萊夷武士受他一喝,忙又潮水般退了下去,姜杵臼悻悻地道:“孔大夫請歸座,既然魯國不願與齊國建立攻守互助之盟,這一條抹去便是。咳,梨彌,你繼續念。”

一場沖突消彌於無形,孔丘退回姬宋身後,梨彌繼續念著冗長的條約,姜杵臼暗恨,心中忖道:“魯國不肯與寡人共圖東夷之地,又不肯附庸於齊,建立攻守同盟,難道此番和盟一無所得,就此罷休,一團和氣地送他們離開?既然文的不行,寡人何不尋找機會喚出伏兵,以武力強行留下姬宋為質,迫使他與寡人簽訂城下之盟?”

姜杵臼想著,眸中漸漸閃過一絲陰狠之色,就在這時,一員武將悄悄湊近他的身邊,在他耳邊小聲低語幾句,姜杵臼杵然一驚,驚訝地看了看對面的姬宋,臉上殺氣頓時斂去。

原來,那武將說的是:“國君,魯國一方山谷兩側密林中,發現大批魯軍埋伏。”

既知魯國有備,姜杵臼沒有動武的把握,只得打消了用強的主意,待罷戰議和條約按照雙方意見重新擬定,由雙方相禮審閱無誤,便由兩國國君蓋了隨身璽印,這盟約便算是締結了。雙方文武見了,都長長地出了口氣,緊張氣氛緩解下來。

齊國是這次的主盟國,應該負責接待事宜,梨彌便上前道:“上膳,奏四方之樂。”

酒宴呈上,台下長階上也擺開酒席,雙方公卿大臣入座,杯籌交錯,氣氛頓時緩和下來,雙方原有彼此相識的官員,還端著酒杯互相過去敬上一杯酒,那熱絡氣氛,完全看不出在那一紙協約簽訂前,他們雙方還是揮軍交戰的敵國。

一隊樂師和舞伎被喚到台上,笙簫管樂齊奏,嬌娃驪姬齊舞,為雙方國君、大臣飲酒助興。那些舞伎年輕俏美,身著彩衣,看著極是誘人。姬宋到底年輕,而且魯國最守周禮,平時所看的舞伎歌舞哪能穿著如此暴露,哪有這樣的媚惑之力,姬宋一見這些充滿異族情調的舞女,那雙貪婪的眼睛頓時盯住了她們充滿青春張力的胸脯大腿留連不去。

這些舞伎姿容俏麗,一鼙一笑,嫵媚自生,她們穿著短短的羽毛舞裙,渾圓修長的大腿完全裸露著,上身穿著五彩絲織的衣服,小蠻腰上露出一道雪白的腹肌,兩條粉瑩瑩的玉臂裸著,偏在腕上系了一串銅鈴,起舞翩躚,十分撩人,勾得姬宋如癡如醉,坐在席上有些失神,連姜杵臼和他說話有時都反應不過來,姜杵臼與齊國群臣不禁暗現曬笑之色。

孔丘一見大怒,立即起身上前,高聲喝止道:“齊魯兩國在此罷戰議和,締結盟約,乃是莊嚴神聖的大事。為什麽要演奏這樣的夷狄音樂,跳這樣的夷狄之舞呢?我相信這不會是齊國寡君的主意,難道這是梨彌大夫的安排,這就是您作為齊國相禮,所做的合禮的安排嗎?”

姜杵臼素來不喜歡那種聽了讓人昏昏欲睡的宮廷雅樂,卻喜歡雜耍謔劇,蠻夷舞樂。這種夷族舞蹈,別具一番風味,正是齊國國君姜杵臼的最愛,不想卻被孔丘如此貶斥。但孔丘字字句句依足了周禮,姜杵臼偏生反駁不得,碰了一鼻子灰的他只得揮手令舞伎們退下,卻在心中暗恨:“幸好寡人當初不曾真個重用了這個愚腐之人,晏相雖也時常進諫寡人,卻也不似他這般古板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