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3/4頁)

勾踐還沒盼來越國的消息,楚國的使者倒是又來了。勾踐來吳前為防萬一,已派使者專程拜見費無忌,以備關鍵時刻用來向吳國施壓的,如今慶忌無意為難勾踐,費無忌便不需再費力氣,等若平白得了一批珠寶美人,但他最在意的仍是楚國被擄走的財富,因此這回所派的使臣比屈端強項了許多,得知勾踐無恙,那使臣便執行第二使命,聲色俱厲指斥吳國貪匿了楚國財富,要求他們交出寶物。吳國則一口咬定所擄財物盡被夫差一把火燒個精光,楚使不能闖進吳王內宮查看究竟,雙方只能使些口舌功夫,唇槍舌劍鬥了個不亦樂乎,那位楚使最後也沒顧上去看看正在姑蘇山上看風景的楚國權貴們,便怒氣沖沖地回了國。

聽說吳楚交惡,勾踐暗自竊喜,但他如今身在姑蘇,這交好楚國、共抗吳國的大計一時卻不得實施。勾踐日盼夜盼,總算盼來了越國的消息,越國的糧米和礦材、工匠們一過境,荊林便使人快馬傳到了姑蘇,慶忌倒也爽快,一得消息便吩咐在宮中擺酒設宴,為勾踐餞行。

勾踐得以回國,心頭一塊大石落了地,一時眉飛色舞,神采飛揚,席上暢飲開懷,談笑風生。酒過三巡,他捧杯而起,向慶忌勸酒道:“皇在上令,昭下四時,並心察慈,仁者大王。躬親鴻恩,立義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於乎休哉,傳德無極,上感太陽,降瑞翼翼。大王延壽萬歲,長保吳國。四海鹹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受萬福!”

說罷大禮跪拜,舉杯一飲而盡。慶忌微微一笑,也舉杯淺酌一口,受了他這一禮,勾踐歸座,神色從容,明明看到旁邊有人因為他的肉麻之言而側視,卻恍若未睹。

燭庸見狀冷笑不已,微微側身,向掩余低聲道:“以幼子質於吳國,離行全無戚容,亦不求相見,此人真是全無心肝。”

掩余微微一笑,回道:“未必,心夠黑、皮夠厚罷了!”

另一面膳案上,英淘也是頗為微辭,他向孫武低聲說起,孫武擡起眼皮,漫不經心地瞥了勾踐一眼,微微一笑,低聲道:“英將軍不可小覷了他,他如此故作姿態,謙卑自辱,不過就是為了引起大王蔑視之心罷了。”

“哦?原來這賊子包藏禍心!”英淘狠狠瞪了勾踐一眼,對孫武低聲道:“此人隱忍陰狠,不是一個好相與,放他歸國,無異於放虎歸山。大王有言在先不便殺他,我們何不暗中下手?”

孫武抿了口酒,不動聲色地與人高聲談笑幾句,又復向他低聲問道:“你有何良策?”

英淘眼神四下一掃,低聲道:“若是勾踐歸途遇匪送了性命,那便與我無幹吧?”

孫武淡淡一笑,搖頭道:“勾踐只要死在吳國,無論什麽理由,難遮天下悠悠眾口。”

英淘一錯牙,不甘心地道:“那麽,就這麽放他回去?”

孫武舉目看向正位上的慶忌,慶忌布箸挾菜,不時挽袖舉杯,與敬酒的臣僚應和著,孫武擡眼望去時,慶忌似有所覺,眼神亦向他這裏望來,兩人目光一碰,慶忌微微一笑,好象對他的心思已全盤了然於胸。

孫武收回目光,舉杯一飲而盡,將酒杯往案上輕輕一放,扶案說道:“大王的心思日漸深沉,每出智計如天馬行空不著痕跡,叫人無從揣測。我也猜不出大王打的什麽主意,不過……我看得出,對勾踐這個人,大王比你我看得更深、也更加透澈,對付他,想必大王已有定計,未得大王示意,你切不可輕舉妄動,壞了大王的好事。”

英淘聽得半信半疑,但是見孫武說的鄭重,英淘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

宴會之後,慶忌擺出儀仗,親自送勾踐出蛇門。慶忌認鼫與為義子,便與勾踐有了兄弟之宜,由吳王慶忌親自送出城去,便也不算逾矩,只是這一來禮儀規格至為隆重,許多城中百姓都尾隨觀看,一時間姑蘇城頭顯得熱鬧非凡。

蛇門外,勾踐止步,再度謝禮,請吳王返回。慶忌止步笑道:“王兒鼫與乖巧可愛,寡人已聘王妃任氏十分喜愛,如今已攜往任家堡居住了,太子歸心似箭,竟不能與鼫與見上一面,實在可惜。”

勾踐忙道:“臣父久病,勾踐牽掛於心,今得大王之命,敢不早踏歸程?我兒鼫與,蒙大王喜愛,有大王照料,與生身之父何異,是故,臣放心的很。”

慶忌笑笑,招手命人送上餞行酒,說道:“吳越兩國,隙嫌久矣,今太子審時度勢,赴吳請罪,寡人赦罪認子,亦表示了寡人的誠意。願吳越兩國從此化幹戈為玉帛,世代友好,寡人與太子共勉之!”

勾踐捧杯,正容說道:“大王赦臣死罪,使得生還歸國,隆情厚意,勾踐不敢有負,願與吳國,永結友好。上天蒼蒼,神明昭昭,若違此言,天地共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