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成王敗寇(第2/7頁)

“嘿!”季劄苦笑一聲,漫聲道:“夫差,你之所言,何嘗不是慶忌心中之疼?若說家仇,你們二人彼此之間皆有虧欠,這筆糊塗帳又怎麽算得清?不管怎樣,你二人都是我吳國王室血脈,應以我吳國社稷為重,應以我吳國黎民為重,豈可效仿草莽匹夫,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快意於一己恩仇。”

夫差仰天打個哈哈,冷笑道:“王叔祖不要說了,夫差不是季子,做不到太上忘情,成不了高賢大聖。”

他“嗆啷”一聲拔劍出鞘,劍指山頭咬牙說道:“夫差即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向慶忌屈膝投降。我與慶忌,決不同頂一方蒼天、共踏一方土地!如違此誓,有如此袖!”

說罷他伸手狠狠一扯,“刺啦”一聲,一幅黑底繡金的王服袍袖被他扯了下來狠狠棄在地上。

季劄長嘆道:“夫差,大局已定,你獨力難以回天,且聽老夫良言相勸……”

夫差打斷他的話道:“王叔祖不必多言,夫差尚有一道雄關在手,尚有三年存糧可用,慶忌要取此城,那就來吧,夫差與城中數萬軍中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誓與姑蘇共存亡!”

季劄聽至此處雙目一寒,嗔目喝道:“夫差,你一意孤行,定要讓全城百姓,數萬生靈與你同歸於盡麽?”

夫差滿不在乎地拱手道:“王叔祖,這些事不必你來操心,你年紀大了,這些事已不是你能過問得了的,請王叔祖回到延陵,貽養天年去吧。”

季劄心中震怒,胡須微微抖動著厲喝道:“如果老夫不肯坐視呢?”

夫差把雙眼一翻,冷笑道:“那麽王叔祖又耐我何呢?”

“大王!”赤忠聽到此處對慶忌摩拳擦掌地道:“請大王下令,以赤忠為先鋒,強取盤門,奪下此城。”

前些日子因慶忌生死未蔔,赤忠有心先攀上一棵大樹,表現有所鬼祟,慶忌回來後對他並無指言片語的責斥,但赤忠心中有鬼,難免忐忑不安,此時迫不及待便想有所表現以示忠心,慶忌揮手制止,閃目看向季劄。

季劄此時已動了真怒,他立於山巔,雙目微垂,不怒自威地瞪視著城頭夫差,凜然喝道:“夫差,你定要用這萬千子民的性命為你殉葬嗎?”

夫差按劍冷笑,一言不發。

季劄戟指怒道:“夫差小兒,真是冥頑不靈!”

他張開雙臂,大袖垂拂,向城頭軍卒百姓高聲說道:“吳國的士兵和子民們,不要隨著夫差在這條不歸路上繼續走下去了。放下武器,打開城門,只要不予抵抗,老夫可以保證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受到傷害。”

壽夢昔年有意傳位於季劄,季劄的三位兄長也曾多次欲將王位讓給他,因此造就了季劄的特殊地位,他雖不是吳王,但是在吳人心中,他就是吳國的無冕之王,他有資格決定吳國的命運前程。

季劄是一位君子,一位賢人,是吳人心目中道德品格毫無暇疵的一位聖人。所以吳人本能的相信,他說的就是對的。尤其是季劄的三位兄長先後稱王後,只要季劄說出來的話,就一定會得到吳王的許可和執行,以致於吳人已習慣了以他的命令為王命。這種觀念,在吳人心中已根深蒂固。

季劄這番話出口,城頭的騷動更形激烈,每一個人都在左顧右盼,就像一群羊羔在尋找著頭羊,現在只要有一個人放下武器,所有的人都會起而效之。即便夫差身邊的親兵,在吳國大賢季劄的威名之下,也已完全喪失了鬥志,就連那些將軍們都是一臉的仿徨。

最有力量的武器,不是殺人的利器,不是酷刑嚴法下的權威,而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愛戴和心悅誠服的服從,能擁有這種強大精神感召力的人,也許一千年才會出一個,而季劄,毫無疑問就是那個人。

“當啷!”人群中不知是誰首先壯著膽子丟下了他手中的劍和盾,然後“嘩啦”之聲不絕,越來越多的人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夫差見狀又驚又怒,咆哮道:“是誰棄劍?誰敢違抗寡人的命令!把他抓起來,抄家滅亡!”

眼見身邊親兵惶然四顧,一時竟鼓不起勇氣去捉拿身邊已放下武器的國人,夫差大吼一聲,揮劍殺進了人群,像瘋了似的亂劈亂刺,怒吼道:“寡人要殺了你們、要殺了你們!”

“不許放下武器,我才是你們的王,我才是你們的國君,統統拿起武器,抵抗到底!”眼見三軍行將崩潰,夫差如顛如狂,揮舞著利劍一邊大聲喝令,一邊揮劍猛砍,吳人雖依季子之言放下武器,等於已背叛了夫差,卻仍不敢撿起武器同夫差為敵,幾個人措手不及死在夫差劍下,其他的人倉惶四散,到處躲避著這個已失去理智的大王。

季劄一手拄仗,一手前指,高聲喝道:“城中吳人聽了,夫差不知休恤民眾疾苦,不以吳國江山社稷為重,他已不再是你們的王!你們可以打開城門棄械投降,可以拿起武器阻止夫差濫殺無辜,老夫會保證你們每一個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