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智奪幹隧(第2/3頁)

有了這種想法,孫武再仔細觀察夫概左右兩翼軍隊的隊形和氣勢,便判斷出對方的主力實際上是隱藏在右翼軍陣之中。孫武判斷出了對方主力真正所在,卻並沒有把自己的精銳力量放到與之對敵的地方,相反,他立即將計就計,調整軍陣,做出了要主攻對方左翼“中軍主力”的模樣,把己方精銳調到了對方左翼對面。

大戰一起,夫概右翼出面擾敵,這通常都是弱旅才負責的任務,負責為中軍主力創造機會。孫武做出“果然中計”的模樣,一俟打退對方的試探性進攻,立即集中精銳主力撲向對方左翼的中軍帥旗。

夫概見孫武“中計”,不禁為之大喜,立即率精銳傾巢出動,席卷孫武側翼部隊,試圖速戰速決,然後襲向孫武背後。不想孫武卻是打的同樣心思,他的精銳主力攻擊之猛烈絲毫不亞於夫概,夫概沖得他的側翼陣營大亂,孫武也毫不理會,只顧指揮本陣人馬狂攻對方“中軍”。

孫武完全是按照夫概的戰略構想去打的,不過是主動如此還是被動如此,後續的發展便截然不同,孫武有備而來,自己的側翼被沖的落花流水時他便毫不驚慌,亦不回援,反而加快了攻擊速度,一俟沖破了敵人的陣腳,立即穿營而過,迫使幹隧城內守軍升起吊橋,然後背城而戰,阻住了夫概的退路。

夫概率軍猛攻孫武側翼陣營,孫武側翼由英淘指揮,他率這支弱旅苦苦支撐一陣,一看孫武攻破了夫概左翼的中軍,立即調頭就跑,夫概率軍追殺一陣,見這支人馬毫不抵抗,倒仿佛他們的主力已全軍覆沒一般,逃的比誰都快,追都追不上,便覺情形有些詭異。再看自己打垮了孫武的側翼,孫武不但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倉惶揮師回援,反而像沒看到似的,仍然全力攻打他的左翼陣營,便急忙鳴金收兵,整頓隊伍,向回沖殺。

待他人馬殺回來,孫武已經沖過他的左翼大營,到了幹隧城下擺出了背城一戰的架勢,隨即英淘也整頓人馬,返身向回殺來。雙方這一場大戰,至此才演變成了真正實力的較量,拋卻一切陰謀詭計,實打實的正面決戰。

這一場大戰慘烈無比,整整打了半天時間,雙方死傷都十分嚴重,幹隧城內守軍有限,只能站在城頭放放冷箭對孫武實施幹擾戰術,對整場戰鬥卻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待到夕陽西下,雙方都已精疲力盡,只得收兵,原地紮營。

此時,孫武主力背依幹隧城,前方攔著夫概的大軍,夫概大軍腹背受敵,外面則是英淘的軍營。如果夫概趁夜突圍,集中主力攻打英淘一方,那麽他是絕對可以沖得過去的,但是孫武認為夫概不會輕易放棄幹隧城,如果他想趁夜突襲,目標也不會是外圍的英淘,而應該是自己,於是雙方甫一休戰,他便掘壕築堤,做好防禦準備,同時令習水性的士卒沿河而下,繞過夫概軍營通知英淘,讓他派人調隨行在後的梁虎子人馬連夜趕來,想趁自己牽制住夫概人馬的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將他一舉殲滅在此。

不料這一次他卻判斷失誤,當夜夫概集合全部人馬,命大將牟其舍押後拒敵,自率前軍攻打英淘陣營,撕開一道口子,直奔南武城而去。

孫武沒想到夫概竟有壯士解腕的勇氣舍了幹隧城連夜離開戰場,英淘的陣營已被沖亂,夜間集合再行追趕已是不及,孫武只得返身先取了幹隧城,待到天明方集合軍隊追趕,同時通知正連夜趕來尚在途中的梁虎子部,也向南武城方向進發。

信使說到這裏,帳中一片沸騰,人人歡喜雀躍,紛紛向慶忌道賀。那信使候大家情緒稍稍穩定,才道:“梁虎子將軍急行軍時,抓住幾個探子,一經審訊,卻是越太子勾踐所遣,而且這幾個探子並非唯一的一批。梁虎子將軍已命人把此事傳報於孫武將軍,同時讓小人叮囑大王,小心本陣安危。”

慶忌聽了略一沉吟,微微點頭道:“以我對夫概的了解,他也不會那麽快就認輸,果斷拋棄幹隧城,全軍逃往南武城。看來,是越人斥候掌握了梁虎子一軍的消息,並且把它告訴了夫概,夫概才會及時改變主意。如此看來,夫概與勾踐必已聯手,勾踐的人馬說不定也在他們左右徘徊,孫武已經知道了這消息便好,否則一路急追而去,難免要吃大虧。”

燭庸滿不在乎地道:“越國乃我吳國手下敗將,幾百年來都被我們吳國壓制著翻不了身,如今越國派出一支不足萬人的軍隊,能起得了甚麽大用,我們何必如此小心?”

掩余反駁道:“越國雖弱於我吳國,幾百年來都被我們壓制著,但是越國幾百年來從未真心臣服,一打了敗仗便拱手稱臣,稍有機會便發兵再來,就像一條打不死的毒蛇。我吳國也沒少吃他們的暗虧,如今大王雖然登基,卻還不能控制整個吳國。一場勝敗,有時足以扭轉整個戰局,勾踐這路人馬,我們怎能小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