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刺客行(第2/3頁)

※※※

帥帳中,荊林帶人抱來一大堆東西,有明日大典擬定的流程、國號、年號,王旗,祭天地鬼神辭、祭神龍辭、祭祖先辭,王袍、王冠等等。

慶忌一一檢視,熟悉著這些東西。忽然,他看到那面王旗,綠色的旗面,上繡一條五爪金龍,慶忌把王旗抓在手中仔細檢視著,忽地擡頭問道:“如果一夜之間,在這旗面上再加繡些東西,能否完成?”

荊林愕然道:“殿下,這些東西不是早就議定的麽?殿下還要加什麽?”

慶忌把王旗攤在案上,指點道:“你看,這面上淺綠、下深綠的王旗,中間是一條金色的五爪巨龍,王旗的邊緣,繡的是普通的紋飾,我想……把這紋飾去掉,在四角改繡一只鳳凰,鳳首在左上角,鳳身繞旗緣而下,到了對角再向上揚起,使鳳尾在右上角,王旗的上面邊緣飾以雲紋,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你看如何?”

荊林一呆:“殿下,鳳……是……是楚人崇拜的神獸,咱們吳人崇拜的是神龍啊。”

慶忌微微一笑:“不止楚人,自西陲沿長江至大海,還有秦人、夷虎、淮夷,他們都以鳳為圖騰……”

荊林顯然是聽懂了什麽,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慶忌笑笑,深沉地道:“北人崇龍,南人崇鳳。我吳國本是宗周嫡系,是故也以龍為圖騰。但……吳國立國久矣,久別於中原,早被中原諸國視為南蠻異類。六十年前,我太祖父去公號稱王爵,已是公然與周天子分庭抗禮。呵呵,既如此,我們何必被北人視為異族,被南人同樣視為異族?”

他目光閃動著緩緩說道:“秦、楚、吳、夷,如果以一江為帶而系之……”

荊林恍然大悟:“我家主公,這是要加入南方陣營,與北方分庭抗禮,而且……想在南人陣營中漸漸發揮重大作用啊。秦人、楚人都是東夷後裔,這樣一來,吳人與東夷融合,所承受的腹背壓力便減為最低,在面臨強齊壓力時,還會得到他們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融秦楚吳越淮夷與一體,占據長江流域,進侵黃河流域,包圍中原諸候……”

那副宏偉藍圖在腦海中漸漸展開,荊林激動的血液沸騰,如此大事,絕非一時一日之功,也許要經歷幾代人的努力,但是自家主公有此雄心壯志,做為他的部下便大有可為。

※※※

荊林摩拳擦掌,正想問個詳細,帳口忽地搶進一個士兵,急促地道:“殿下,徐國使節求見。”

慶忌略一皺眉:“你慌什麽?”

附近的徐、陳等小國對夫差、慶忌先後登基一直保持沉默,畢竟他們國家太小,在形勢沒有明確之前,是不敢隨意表態支持哪一方的,對此慶忌心知肚明,也能理解。如今徐國竟然派來了使者祝賀,慶忌不免有些意外。

那士兵喘息道:“徐國使節在幹隧遇到夫概將軍的人馬阻截,使節儀仗被殺散,如今只有使者一人到了軍營,渾身浴血,奄奄一息……”

“甚麽?”慶忌吃了一驚,連忙道:“帶我去看。”

雖說如今慶忌還沒有掌控整個吳國,敵對勢力很多,這件事諸國都心中明白,但是賀使被殺,說明他的掌控力實在有限,這是件很丟臉面的事。慶忌急急出帳,對荊林吩咐道:“快去尋醫士來,務必保住他的性命。”

荊林應了一聲,急急出帳去了,慶忌隨著那軍卒出了中軍大帳,徑向轅門行去。那士卒道:“徐國使節一身是血,也不知傷勢有多重,小人們不敢隨意搬動,就讓他歇息在轅門下……”

兩人匆匆到了轅門口,只見一人躺臥在轅門下,四周圍著幾名士兵,正七手八腳地為他包紮傷口,一見慶忌趕到,其中有人叫道:“殿下。”

慶忌揮手制止,上前兩步一看,只見此人不過二十多歲,鷹鼻瘦臉,臉色蒼白,身上血跡斑斑,右手垂在地上,小指被斫去,血肉模糊。

“足下便是徐國使節?”

那人向他望來,問道:“你是……?”

慶忌道:“吳國慶忌。”

那人啊地一聲輕呼,掙紮欲起:“原來是公子慶忌當面,司馬毅幸不辱命,總算……總算見到了公子。”

慶忌忙道:“貴使不必起身,醫士馬上就到。”

那位司馬毅卻倔強地道:“司馬毅此來,代表的是我徐國國君,面見的是未來吳國之主,國之禮儀,豈可……豈可輕廢,待司馬毅以國使之禮,見過上國之君,再包紮傷口不遲。”司馬毅說罷,推開身邊士卒,起身上前見禮,瞧他模樣搖搖欲墜,已是沒了幾分力氣。

慶忌聽了,面生敬意,那司馬毅搖搖向前,走到他身前三步遠處,扶劍整裝,然後深施一禮:“徐國使節司馬毅,見過公子慶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