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各自為王(第3/3頁)

夫概聞訊大驚,立即收攏軍隊,就以幹隧為營,與其對峙,一面派人聯絡那支奉了所謂吳王遺詔趕來赴援的越軍,一面做好了敗走南武城,自立為王的割據打算。

姑蘇城內,夫差得知父王死訊,立即就要不惜一切引軍出城,尋慶忌決一死戰,被手下諸將冒死阻住,夫差哭得死去活來,最後終於打消了以卵擊石的念頭,決定以姑蘇城為誘餌,吸引慶忌、夫概、勾踐,諸路有野心的人馬都到姑蘇城下,大家殺個你死我活,以便亂中取利。

夫差即刻登基,繼吳王位,在他嚴令之下,姑蘇城內舉城帶孝,處處雪白,禁絕一切歡飲酒肉。夫差又將壯年女子、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所有平民男子,以及公卿世族家的家將家奴,全部編入軍中操練,搞得姑蘇城內全民皆軍,頃刻之間便新得軍隊五萬八千八百人。

慶忌為父報仇,夫差為父報仇,夫概、勾踐則宣稱為國主報仇,任若惜的任家軍則為家主報仇。一時間,吳國各路人馬,竟是個個披麻帶孝,人人高喊報仇雪恨,一夜之間整個吳國各路兵馬全成了苦大仇深的主兒。自闔閭死,至慶忌入主姑蘇之前這段歷史,自此被後人稱為“家國仇之戰”。

※※※

姑蘇城外,慶忌登基。

這是慶忌軍各方將領匯合後共同磋商決定的第一件大事。

如今闔閭已死,夫差稱王。越國勾踐與夫概則行止曖昧,他們並未立即響應承認夫差的王位,不軌之心已然顯現。但是他們卻仍高舉先吳王闔閭的旗幟,聲稱要為吳王復仇,以保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

在這種情況下,吳國上下無所適從,要迅速穩定人心,盡可能的爭取吳國民眾,把握主動權,慶忌這個吳王僚的唯一幸存嫡子,吳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就得立即登基為王。只有他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才能盡可能的聚集一切力量為其所用。

慶忌的部下自然對這個建議無不擁戴,王室成員中掩余公子也表示贊成,燭庸雖心中略有不滿,不過眾人一致擁戴,慶忌得到了國內國外大部分政治勢力的支持,他只有一路人馬,在這種眾口一辭之下,也只得表示王侄慶忌繼承王位上承天意、下合民心,乃是眾望所歸。

登基之舉雖然倉促,附近諸國還是來得及做出了反應。越國第一個提出了抗議,發表了一篇長長的檄文,聲稱慶忌弑君,篡奪王位,乃非法之舉。而楚、宋、魯、衛四國則紛紛表示支持,魯國和衛國由於對慶忌復國出力甚巨,還歡天喜地的派人送來了大量禮品,雖因路途遙遠一時來不及送到,但是使節和禮單卻已送來,宋國因衛國君夫人是本國公主的原因,也送來了厚禮。附近小國徐、蔡、陳等國家則一致保持了沉默。

明天,就是術士們為慶忌登基為王擇選的黃道吉日了,姑蘇城盤門外築起了一座高壇,種種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慶忌則在帳中齋、沐,籌備明日壇、祭等事宜,就在這時,英淘匆匆趕進來稟報:“公子,又有賀客使節到了。”

慶忌展目問道:“哦!是哪國君主所遣?”

“來人自稱是東夷女王嬴蟬兒的信使。”

慶忌雙眉一挑,訝然道:“嬴蟬兒,就是那個自稱少昊血裔後人,藉齊人南下之危會盟東夷七十一部落稱王自立的嬴蟬兒?快快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