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援軍來也(第2/3頁)

任子英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是啊,你這一說,我還真想起來許多童年時候的事情……”

羊伯悵然道:“那時候哪天不馱著主人出去玩啊,哪怕下著雨。唉,主人漸漸長大了,老奴的背卻漸漸彎了,以前是我牽著主人的小手走,馱著主人的雙腿走,從那以後,就只能跟在主人的身後了,可這腿腳漸漸的不靈便了,再後來,就只能給主人守守院子,看看家門了。”

任子英摸著他的頭,若有所思地道:“羊奴兒,羊奴兒,不是你說,我都忘了你的名字。這些年,只記得那個羊伯,倒忘了小時候一直叫你羊奴兒。唉,你帶他們四個,點了火就離開吧,他們的身手,總能找到藏身的地方,你呢,一個老奴,想必太子也不會難為你一個下人。”

“主人,老奴生是任家的人,死是任家的鬼。老奴侍候了主人一輩子了,求主人開恩,讓老奴陪著主人上路吧。”

任子英嘆了口氣:“你呀你呀,你這個羊奴兒,”他擡起頭來,看向那四個貼身侍衛,四名貼身侍衛一齊單膝跪倒,按劍道:“請家主開恩,容小人伴家主上路。”

任子英默然半晌,把袍袖一拂,淡淡地道:“點火吧!”

姑蘇南,蛇門附近,守城官兵忽地起了一陣騷動,有人叫道:“快看,快看,城中失火。”

“哎喲!那一片兒住的可都是公卿大夫,世族豪門,這是誰家啊,火可不小,烈焰沖天,可怎麽救啊。”

一片房屋遮蔽下,兩個黑衣人回望著遠處沖天的大火,忽地翻身拜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身後一長排黑衣人隨著一齊拜倒。兩人擡起頭時,微微月光下,兩張白皙的臉蛋上已掛了兩行亮亮的淚痕。

那為首的高個兒女孩咬牙把手一揮,帶著一行人匆匆向蛇門城墻處沖去。片刻功夫,城墻上傳來一陣叱喝聲和兵刃撞擊聲,一番激烈的戰鬥,地上躺了一片屍體,最後只剩下十多個人簇擁著兩個身材纖細的黑衣人沖上城墻。

城下有拒馬,近處水中有木刺,他們匆匆將繩索搭上旗杆,一個個悠蕩而出,在月光下劃出一道道弧線,“嗵”然落入遠處的護城河水面,浪花翻湧,漣漪續生,然後一切重歸沉寂,唯有城中某處烈火仍在繼續,映得夜空一片火紅……

※※※

東苕溪,吳軍大營。

慶忌大步入營,孫武緊隨其後。叔孫搖光和季孫小蠻一身戎裝護衛在他們的身側。士兵們自覺地分開一條道路,當慶忌走過去,便緊緊跟在他的身後。

營中還有廝殺呐喊聲,慶忌的周圍卻是一片沉默,只有粗重的呼吸聲和鎧甲、兵器的輕微碰撞聲。

簡陋的鹿砦被拋到了一旁,碰撞踩壓的變了形,營門口是死傷最慘重的地方,雙方爭奪大戰,以致遍地死屍,慶忌行去幾無下腳之地。營中只剩下最後一支留守卻敵的隊伍還在苦苦支撐,這支吳軍人馬大約還剩下兩百多人,且戰且走。但是他們已無退路,英淘率軍自正面猛攻,阿仇和再仇各引一路兵馬快速向他們的兩翼和背後包抄過去,他們已經陷入了無路可退的境地。

當慶忌出現的時候,這隊人馬最後的一點戰鬥意志也被摧毀了,不止因為慶忌的出現,意味著整座營盤的全面失守,而且,在這些庶民心中,天生高貴者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他們只是匍匐於貴人腳下的小民。當他們奉吳王姬光為主時,他們還有勇氣與慶忌一戰,如今姬光已落荒而逃,昔日吳王世子衣甲鮮明地出現在他們面前,那種根深蒂固的順從意志便占了上風。

慶忌一擺手,英淘等人便持著兵器停止了進攻,被圍在中間的兩百多名吳人勇士怔怔地看著慶忌,然後不約而同地拋下武器,跪伏於地。

“姬光在哪裏?”

慶忌走到他們面前,淡淡地問道。

前邊那名吳軍旅帥身子一顫,不由自主地答道:“大王……”

他習慣性地說完,這才驚覺,不由有些惶然,慶忌淡淡一笑:“說下去!”

“是,是是,姬……大王得知禦兒城已被越人襲擊,禦兒城守軍盡沒,不能趕來援助。殿下……殿下攻勢猛烈,大王……大王已向武原方向退卻。”

英淘插嘴道:“公子,孫武將軍和梁虎子將軍已經銜尾追了下去。”

慶忌追問道:“武原那邊情形如何?”

那旅帥微一遲疑,慶忌沉聲道:“嗯?”

那旅帥一驚,答道:“伍相國曾派出幾路信使,分別同姑蘇、邗邑、武原、禦兒城聯絡消息,可以來援的只有禦兒城、武原、邗邑三路人馬。如今禦兒城失守,邗邑的夫概將軍受掩余公子借來的魯軍牽制,行程緩慢,如今可倚仗的唯有武原。武原守軍已送來消息,他們得悉姑蘇危急,正欲發兵往姑蘇城救駕,見到信使得悉大王到了東苕溪後,已向這裏星夜趕來,大王本想待武原守軍趕來合兵一處的,但殿下攻勢太急,難有喘息之機,只得向武原方向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