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2/3頁)

“掩余借了魯人與東夷人的軍隊?他們在齊國牽制之下,真的還有余力發大軍南下?這消息是真是假,他們是真的出兵還是佯攻惑敵?如果是真的,我揮兵趕去匆匆赴援東苕溪,掩余自我身後追來,那不是要腹背受敵?”

夫概眼神閃爍,忽地止步盯著腳尖一動不動,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早已野心滋生的心底升起:“王兄……怕是保不住了,我與其揮軍南下與他共赴死難,何如直奔姑蘇,鏟除外圍慶忌的人馬,避入姑蘇大城再圖後計?夫差乃黃口小兒,吳國軍中,我的威名卻僅遜於慶忌,到那時,說不定我能取而代……”

他搖搖頭,忽又打消了自己的貪欲:“不可,如果王兄被殲滅,慶忌得勢必來攻打姑蘇,再有掩余借了魯人與東夷人聯軍合力,那時我該如何是好?”

他皺起眉,煩燥地繞著自己的車子又疾行兩圈,再度停下腳步:“齊人國力之強,遠非魯陳曹宋東夷諸國可比,魯人和東夷人北方戰線吃緊,他們的軍隊如不能速戰速決,就不可能在我吳國久駐,僅是糧草供應他們就吃不消。如果外援一退,便只剩下慶忌一路人馬。姑蘇大城的儲備便是守上三年料也無妨,何況那時我與守軍匯合,兵力上可攻可守,再有武原、禦兒城等各路人馬,只消我打起吳王旗號調動起來……”

他雙眼一亮,擡頭喝道:“來人!”

一個書記官和一個旗令兵齊步上前,抱拳拳:“大將軍!”

“傳令……”夫概手舉空中,忽又一陣茫然:“若是王兄敗而不死,逃回姑蘇,那麽……那麽我該如何……”

“大將軍?”書記官詫異地看著他。

“嗯?喔!傳令……,傳令三軍拔營,奔赴東苕溪。”

“諾!”

“回來!還有……”

“大將軍請吩咐。”

“姑蘇城與東苕溪,多派幾路探馬,隨時傳送消息。武原城,也要派人前去聯絡。因……魯人與東夷人自後追殺,為防萬一,我三軍以戰備狀態起寨拔營,前後三軍相離不可太遠,後營當緩緩而行,集結陣形,以防為追兵所趁。”

“諾!”

※※※

任家後花園,任若惜倚窗而坐。窗外,春花綻放,綠草茵茵,池塘邊,任冰月正在毫無耐心地釣著魚,釣鉤兒甩進水裏,還沒等漂兒穩下來,便迫不及待地提起,然後再度甩落水中,瞧來令人發噱。然而任若惜托著下巴,懶洋洋地看著妹妹的舉動,卻沒有覺得好笑。

相較於一年前,她的模樣明顯有些削瘦,黛眉彎彎,容顏若玉,皓腕上的玉鐲似乎只要一垂手就能隨之跌落,纖腰約素,一襲輕衣,仿佛會隨風而去。對家族生存、個人命運的擔憂,讓她日漸憔悴。

今後該怎麽辦呢?她的家族該何去何從?父母、妹妹,她的所有親人,還有多少年來依賴於她們任家的那些人,這些人的命運,此時仿佛匯聚成了一座山巒,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慶忌和姬光爭的是整個吳國,無論這江山成了什麽模樣,最終都會是他們之一的囊中之物,在這過程中,死多少人,多少家族化成飛灰,都無關緊要。新的世家會崛起,新的勢力會形成,過去的,不過是這命運的潮流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誕生、輝煌、消逝……

可是,對她來說,這在大人物眼中只是一朵小小浪花的家族,卻是她的全部存在。她生於此、長於此,她的父母親人,她的家族,她個人的命運,與這一切息息相關。同時,維護家族的生存、保護家族的親人,這也是她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漸漸老了,鬢生華發,面生皺紋,那是給了她生命,哺育她成長的父母雙親,做為任家長女,整個家族的命運,便是她的使命,所以她的心中自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

然而,這不是商賈間的競爭,當高高在上的兩個政治團體發動全面戰爭的時候,她這富可敵國的商賈人家,其命運也不過就是這亂世潮流中的一粒泡沫,隨時可以被破滅,完全由不得自己。

慶忌……

忽然間,她想起了那個與她隔著一堵墻舞動長矛的那個青年,想起他飛擲一矛從敵人的鋒刃下救她性命的驚魂一刹,想起他返身而去,縱聲高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想起他在月下親口對她說:“如果,慶忌此番不死;如果,此番姑娘未嫁;如果慶忌真的復國為王,我一定召你入宮……”

任若惜的臉頰忽然熱了起來,湛如秋水的眸子裏泛起一抹釅釅的情絲……

哪個少女不懷春?他衣袂翻飛,他廣袖飄飄,他英姿俊朗,他拳擊奔馬……,種種畫面,一一浮上心頭。然而,她連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都沒有,生為人子,她永遠做不到自私地只考慮自己的幸福,她的一舉一動,牽涉到家族的命運,牽涉到父母雙親、牽涉到全族千余人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