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破敵銳氣(第3/4頁)

大批的步卒,隨著戰車呐喊著沖來,百余輛戰車從吳軍陣營中呼嘯而過,然後向兩翼繞回,似欲要發起第二撥沖鋒。在戰車輾過的土地上,跟著大批步卒追兵,亂作一團的吳軍步卒一路丟盔棄甲,飛快地向山谷中逃去,旗幟鑼鼓都被他們丟掉了,僥幸活命的幾員將領聲嘶力竭地命令著軍隊,結果卻是被士兵裹挾著身不由己地向前逃去。

兩側山頭上果然還有吳軍駐守,但是人數太少,零星的箭矢殺傷力不大,戰車帶著追兵自後追趕,但山谷中道路難行,戰車難以發揮威力,這支吳軍丟盔卸甲、汗流浹背地跑出山谷,還沒喘勻一口氣,就不由驚呆了,數千人馬呆若木雞地站在谷口,竟然鴉雀無聲。

出谷口,是一道小山岡,那是一座緩緩起伏的草坡,越過草坡,就是通往郢都、魚阪、權邑的三岔路口,在那山坡上,如同一堵墻壁,靜靜地肅立著一支人馬,旗幡招展向兩側延伸,一眼不見邊際,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馬。

中間一名武將,跨馬持矛,身後左面一杆牙旗,右面一杆帥旗,上書慶忌二字,慶忌竟已領軍回來了。

兩名鐵塔般的武將策馬上前幾步,朗聲喝道:“殿下有令,降者免死,爾等速作決斷!”

逃到谷口的吳軍驚魂未定,聽聞此言不禁面面相覷,漸漸的,士卒們把目光集中在幾名職位較高的將領頭上。那幾名將領也正猶豫不決,他們自伐楚以來屢戰屢勝的威風和傲氣已被慶忌兩戰打個精光,昔日吳國第一勇士的威名重新浮上他們的心頭。此時主將王孫雄被困城中生死不知,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同慶忌為敵的勇氣,但是……

降?自己在吳國的家眷怎麽辦?闔閭或許不會喪心病到屠殺所有士卒家人,但是自己這些為將者,他會放過嗎?

前邊招降的兩名武官是阿仇和再仇。眼見眾人遲疑,阿仇大笑道:“再仇,我看這些人不死心,還想挑戰一下殿下的長矛呢。只是不知,在吳國第一勇士手下他們誰是三合之敵,反正我是不行,哈哈……”

再仇“嗤”地一聲冷笑,手握雙戟道:“我看未必,他們只怕是擔心一旦投降,吳國家眷會被那殘暴的姬光盡數屠戳,所以才既不甘全軍覆沒於此,又不肯就此投降。”

阿仇哈哈笑道:“這有什麽好擔心的?姬光即便想要大逞淫威,也要等他回了吳國之後,可他還回得去嗎?現如今,楚、衛、宋、曹、魯等與吳國相近的諸侯,皆與殿下結盟,齊晉兩國雖然強大,遠水卻難救近火。姬光被困郢都城,殿下不日即將伐吳復國,成為吳國之主。今日歸附殿下者,來日皆是有功之臣,封妻蔭子的可能就有了,那時姬光想不死都難,還如何屠人滿門?”

被困在谷口的吳人士兵聽了,頓時一陣騷動。他們一心畏懼闔閭的酷刑軍法,但是阿仇再仇這一番對答,卻在他們心裏種下了異心。人處困境,莫不貪生,既有兩全的可能,人的心理會自然而然的往好的一面去想,如果慶忌成了吳國之主,那麽還用懼怕姬光的軍法酷刑嗎?

慶忌坐在馬上端然不動,瞧見吳軍士兵已經心動,慶忌適時在他們心裏搖擺不定的選擇天平上又加了一顆砝碼,他把手中長矛向上一舉,矛鋒筆直刺向天空。得了主帥號令,軍中立即響起一片戰鼓聲。

“嗵!嗵!嗵嗵嗵嗵……”一串鼓聲以同心臟跳動節奏相仿的速度敲擊起來,慶忌用的是吳軍的鼓號,這些吳軍士兵都聽得懂,知道這是即將發動沖鋒的戰鼓聲,鼓聲越來越急促,他們的心跳也隨著越來越快,一時緊張得口幹舌燥,汗水不知不覺地掛滿了額頭。

“降是不降?降是不降?”戈手以戈頓地,劍盾手以劍敲擊盾面,向被圍困在谷口的吳軍厲聲大喝。谷口吳軍更形慌亂,內中幾名將領焦灼地互相交流著目光。

慶忌的矛在空中停留了一瞬,緩緩向前指去,帥旗隨之舉起,牙旗隨之揮動,各軍五色旗幟一齊揮動,這叫“應旗”,意思是各軍均已接到主帥將領,接下來只要慶忌的牙旗向前一指,各軍就要如虎狼般向前,展開一面倒的屠戳大戰了。

眼望著慶忌的牙旗,吳軍士兵的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慶忌的牙旗被力士舉起了,就在牙旗即將前指的時候,突然一聲大喝,吳軍隊伍中的一名將領搶步出來,獨自向前,雙手高高舉起,向兩側張開。

慶忌手中的長矛微微一頓,注目凝視著他,此人容貌有些熟悉,微微思索一番,慶忌已經記起此人,認得此人乃是吳國中大夫赤忠,按其品級,此番在軍中該是師帥,地位應該僅次於王孫雄,便提氣揚聲,森然喝問:“赤忠,你有何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