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2/4頁)

楚人有很多獨到之處,他們最先發明了弩,他們鑄造的銅劍,較之中原人的銅劍能長出一倍,中原人的鑄造術,遠不及他們先進。他們還最先創造了中國沿用至今的行政縣制度,撼動了周人的分封制,為世人創造了一種新的統治模式。自楚武王開始,楚人滅他們眼中的南蠻小國三四十個,比東方大國齊國滅掉的小國還多,每滅一國,便設一縣,由流官管理,迄今已兩百多年。

然而,楚人的輝煌,同樣會因為君主的昏庸走入了下坡路,楚平王在世時,為加強集權,象伍家、伯家等忠於王室卻因世代在楚為官,勢力過於龐大的家族盡皆被鏟除,囊瓦、費無極、鄢將師等一眾奸佞受到重用,把楚國朝堂折騰得烏煙瘴氣,朝廷的腐敗導致整個楚國行政效率變得極其低下。

等到如今新君登基,主少國疑,奸臣當道,楚國政局更加復雜,否則也幹不出讓出自己國家領土,放任吳軍與掩余、燭庸在此廝殺蹂躪的主意了。唯其如此,對這個國家就得下些猛藥,才能逼他們與自己一同作戰。

慶忌一路琢磨著楚國情形,一面想:“如今想要互通聲息實在難如登天,也不知兩位王叔是否依約引吳軍攻打了楚人城池,若不讓楚人感到肉疼,恐難說服他們出兵伐吳啊。”

前方路上,行人漸漸增多,慶忌放下了轎簾,不再向外觀看。他閉目假寐了會兒,聽到外面車馬行人漸多,嘈雜之聲不斷,忽然心中一動,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如今時值冬季,雖說對長江流域來說,氣候不算寒冷,但是由於北地寒冷,南來北往的客旅行商在冬季會大為減少,如今怎麽這般熱鬧?

他掀開車簾向外邊看了看,行人神色匆匆,男女老少都有,扶老攜幼,背包擔荷,顯得十分匆忙。慶忌敲敲車窗,對馭者道:“停車,停車。”

待車子停下,慶忌掀開車簾跳下車去,迎面見一個老者背著個小包袱正踉踉蹌蹌走來,便走上去揖了一禮,含笑問道:“老人家,在下是從晉國趕來的客商,往年來此,因時近冬季,路上行人並不見多少,如今為什麽這麽熱鬧啊?”

那老人有點重聽,攏著耳朵大吼道:“你說啥?”

慶忌瞧他模樣,真想換個人來問問,但是又覺不夠禮貌,只好耐著性子扯開喉嚨大聲又說了一遍,老者一聽連連擺手搖頭:“回去吧,回去吧,別往前走啦。我們不是客旅行商啊,我們這是逃難呐。”

慶忌大聲問:“逃難?逃什麽難,出了什麽事情啊?”

老者高聲回道:“吳人殺來了,一路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簡直就是一群強盜,郢都怕是都保不住啦,公卿大夫們比我們逃得還快呐,你這孩子趕去送死嗎?走吧,走吧,逃遠些才安全。”

說罷拱手回了一禮急急地離開了。慶忌聽得發愣,姬光的人馬攻到了楚國都城郢都?這怎麽可能?

旁邊一個背著孩子的婦人見他是個俊俏後生,心生不忍,好心勸道:“小兄弟,別往前走了,到處兵荒馬亂,吳人真的快要攻進郢都了,暫且逃遠些避一避吧。”

“吳人攻到了郢都城下?傾吳國之力,又怎麽可能同楚國數十萬大軍相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慶忌聽得滿腦袋漿糊,奈何從這些逃難的庶民口中也打探不出進一步的消息,因為這些逃難的百姓還沒有見著吳軍的人影,完全是口口相傳,從楚國腹地逃來的難民那兒聽說了吳人攻進楚國,大肆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的消息,便心生恐懼,逃離了家鄉。

慶忌迎著逃難的人群繼續前行,到了中午時分,前方出現一座小城,城門口站著十余名士卒,前邊一名佩著長劍的高冠博帶寬袍男子,正聲嘶力竭地安撫從城門中蜂擁而出的百姓:“父老鄉親們,吳人兵力有限,就算攻進了郢都,也無法分兵襲擾整個吳國,朝廷正在調集大軍反攻,大家不必如此驚慌,都留下來吧,一俟有了消息,我會引領大家避到附近山上,不會受到吳人殘害的。”

可惜他喊得聲嘶力竭,卻沒人理會他,難民們反加快了腳步。慶忌瞧這男子,大約二十四五歲年紀,身材勻稱,目光明亮、鼻如懸膽,頜下一部微須,衣冠楚楚,相貌清矍,象是個有官職在身的人,便下車上前問詢。

那人聽說他是晉國商人,苦笑道:“原來是遠方來的商旅,本人姓範名蠡,字少伯,乃是本地縣大夫,吳人犯境,百姓倉惶,若說具體情形,其實本大夫也還沒有了解得太清楚。客人不妨先在本縣住下,待有了確切消息,再定行止。”

“如此,多謝範大夫!”慶忌一揖到地,身子尚未擡起,忽然全身一震,霍地擡頭,失聲叫道:“你……你方才說,你叫甚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