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2/5頁)

而北宮喜作為此次誅殺公孟縶的二號人物卻從大司寇晉升為大司徒,大司徒,本是齊豹屬意的位置,司徒掌管民政徭役,位同宰相,在九卿之中實權最重,雖然論官職地位,他比起位列三公的齊豹低了一頭,不及同時兼任太師、太保的齊豹風光,但他獲得的實惠卻在齊豹之上。

北宮喜得獲如此高位,實是意外之喜,他未必不明白衛侯此舉有挑撥之嫌,問題是這種誘惑是叫人完全沒有辦法拒絕的。齊豹見了北宮喜的態度,恨得咬牙切齒,但是公孫拔、蘧伯玉一入城,他們的絕對優勢已然不在,對衛侯姬元已談不到絕對控制,此時他是萬萬不能和北宮喜鬧翻的,只好打落牙齒和血吞,強顏歡笑地向北宮喜表示祝賀。

北宮喜也提前獲得了一個謚號:“貞子”,貞者忠也。北宮喜欣然接受這個謚號的同時,也就給自己套上了一個道德的箍子,雖然這個虛名沒有絕對的約束力,然而在注重身後名的春秋時代,除非危及自己的生死存亡,否則今後北宮喜如果再欲對衛侯不利,勢必要考慮所需付出的代價,不得不考慮自己百年之後是否會成為千秋笑柄。

擡北宮喜以抑齊豹,使衛侯姬元不動聲色地成為了這場政爭的最大得益者。慶忌明白,這種政治角逐的暫時平衡之後,姬元需要的是穩定局面,這個時候他只能容忍自己的存在,接受自己的條件。

而慶忌需要的,也只是這幾個月的時間,如果他不能伐吳成功,身死而已。如果能夠成功,那他就是吳國大王,那時衛侯更得接受現實,與他結成聯盟。而公子朝雖然仍然兼任著控制援助給他的糧草和負有初審投效慶忌從軍者的權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敢為難這個隨便站在哪一邊都將起改變整個局勢的一股強大力量嗎?有著新宮衛軍的牽制,他敢離開宮廷攙和他的事情嗎?一切,正在按照慶忌想要的結果順利發展著,所以他離開帝丘時,心情非常愉快。

※※※

慶忌將種種利害關系想個透澈,愉悅地拉開轎簾向外望去。兩旁是持著兵器,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前行進的士卒,由於慶忌在軍中,左右的士卒沒有人敢大聲喧嘩和笑鬧,只有沙沙的腳步聲。

他們穿著大號的葛布夾袍,看起來身材有些臃腫,可是保暖性能卻很好。腳下也穿上了狗皮靴子。這些,都是慶忌從青瓦關打秋風擠兌來的,此外就是衛侯姬元和齊豹、北宮喜等人各自出於不同目的,私下饋贈於慶忌的。

慶忌的眼睛微微地彎了起來,這支軍隊經過幾個月的打磨訓練,經過春天時伐吳的洗禮,精神面貌與以前相比已大不相同。此次青瓦關之戰,他的軍隊所表現出的戰力和令行禁止的紀律性,較之以前的銳氣,又多了幾分沉穩。

慶忌的手不禁摸向了身旁一卷竹簡,那是梁虎子敘功的名冊,當初在魯國,他曾經說過,凡立軍功者,皆有封賞,現在是他實踐諾言的時候了。人無信不立,一軍之帥更是如此,賞罰分明,一定可以讓他的軍隊戰力更上層樓。還有豆驍勁,和許多已經犧牲了的無畏勇士們,慶忌沒有忘記他們,他會為這些勇士們立碑以銘記其名。這不只是對犧牲者的追念,天下勇士更是會聞聲往附,相信僅僅三四個月的時候,他仍能再招募一批自各國趕來投效的勇士,那些人都是素質極高的武士,不需訓練就是一個成熟的戰士。

此次回艾城,派去同孫武、英淘和掩余、燭庸分別聯絡的信使也該回來了,返攻吳國的大計就該投入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鑒於慶忌的伐吳力量分屬三地,在那個沒有無線電的時代,分駐於三國的軍隊很難形成緊密的聯系和配合,於是慶忌利用讓利於各地鹽商的手段,把這兩條路線上的鹽商店鋪都變成了自己的驛站,這樣消息傳遞速度至少要快上兩倍,這對明年三年的統一行動將有極大助益。

他籲了口氣,目光落在身旁戰車上扶欄而立的季孫小蠻身上,她穿著一身武服,外罩皮甲,頭戴皮盔,肋下一口寶劍,劍鞘過膝。身材嬌小的季孫小蠻身著男裝時,就象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不過看她臉上神色,倒是十分嚴肅。

秋風已寒,車中暖意融融,然而戰車上八面透風,季孫小蠻臉色有些發青,扶欄的手指緊緊握著欄杆,指節處都有些發白了。

“艾將軍,請到車上來。”

慶忌見了心中不忍,揚聲向她說了一句。

季孫小蠻瞟了他一眼,揉揉凍得發紅的鼻尖,一聲不吭,縱身一躍,一個箭步自戰車上跳了起來,隔著一丈多遠的兩輛車子,她卻身輕如燕,翩然落在車轅上,幾名步行趕路的士兵見了這樣的輕身手法不禁叫了一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