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別後情形(第2/4頁)

想到這裏,慶忌心中微微一動:“歷史上伍子胥歷十余年方得還楚報仇,將楚王屍骸自墳墓中掘出鞭屍,他心頭之恨何等強大,復仇之心何等慘烈?記得在他攛掇之下,姬光幾次欲發兵伐楚,都是被孫武以準備不足、時機未到諫止,這才秣馬厲兵,又準備了近十年時間才發兵伐楚,一舉攻克楚都郢城。現如今孫武被自己截下來了,伍子胥仇焰烈烈,公子光野心勃勃,少了這個冷靜的孫武諫之,他們會不會提前發兵伐楚,若是這樣……”

慶忌的眸子漸漸亮了起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楚國也不是什麽好鳥,必要時不妨推波助瀾,給吳楚之間制造一點事端,若是吳楚大戰一起,自己在衛國的軍隊正面助戰楚國,吸引姬光注意,那時魯國的伏兵……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慶忌心中漸漸成形,荊林見他凝神沉思,便住口不言,同時輕輕擺手,示意廳中就坐的親信們不要擾了公子思考。慶忌靜靜沉思一陣,方道:“好,你繼續說,武備情形如何,現有多少兵馬?”

荊林道:“兵車甲胄,我們已經蓄積了足夠的數量,兵器一方面購買精良裝備,一方面自己也打造一些。只是招兵如今有些為難。”

慶忌立即注意道:“有何為難之處?”

荊林道:“衛侯一向不大理我艾城之事,任由國人奔赴投效,更有其他諸國勇士聞風來投,兵員補充本不為難。但是如今衛夫人執掌衛國大權,衛夫人說,吳人廣招衛人壯丁從伍,致使衛人田地荒蕪,行商蕭條;各國勇士往來於衛,遊手好閑,常啟事端,致使衛境不安。我們在艾城獨樹一幟,儼然國中之國,若不加控制,恐為衛國之患。因此當行控制,衛侯對她言聽計從,便依了她的主意,現在嚴格限制衛人和諸國勇士投效,因此我們如今只有兩萬三千人馬,其中精兵萬五,兵車四百乘,另有招募操舟者五百余人,另住於大河沿岸,平日擺渡行運,將來只用作運兵之用。”

“衛夫人限制我們招兵?”慶忌聽了大皺眉頭:“這是在人家地盤上,衛國如想限制他的發展,實在再容易不過。艾城與帝丘相距不遠,在這樣近的地方,有一支他國的流亡政權大肆招兵買馬,漸成一支強大力量,確是一種極不安定的因素。這樣的一股力量倒不可能在全無根基的他國取而代之,謀奪其國,可是如果與這個國家有野心的公子大夫達成聯盟,卻可以成為這個國家內部試圖顛覆政權的野心家手中的一股強大力量。這也就是他在魯國得以築城建軍後立即地位超然,受到三桓拉攏的主要原因,如今如何解脫困局?”

慶忌想起彌子暇剛一回國就受到不明人物襲擊的事情,漸漸覺得衛國政局似乎也不象是表面上那麽平靜。他點了點頭,心想:看來有必要去一趟帝丘,同這位衛夫人打打交道了。

他擡起眼睛,見荊林正在望著他,便展顏一笑:“無妨,這件事且不去理會。過兩日,本公子親自送彌大夫返回帝丘,再向衛侯請命就是了。速命人擺酒設宴,今日拋開心事,我要與諸位兄弟痛飲……”

“公子!公子!”廳外傳來連聲呼喊,梁虎子一身輕袍,外罩甲胄,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

慶忌指著他對荊林哈哈怎麽笑道:“這廝腿倒長,我們剛說飲酒,他便到了!”

荊林正待向慶忌解說什麽,話還未出口,慶忌已大笑著向梁虎子迎去,虛張雙臂,作勢要來個擁抱。同時一個巴掌向梁虎子左臂拍去,不想卻拍了個空。

慶忌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他一把抓起梁虎子空空的袖筒,低聲喝問道:“這是為什麽?”

荊林忙在一旁解說道:“公子,就是在那次遭遇吳人伏擊,梁將軍以一敵四,不防背後被人偷襲……”

話尚未說完,梁虎子已經爽朗一笑,大聲道:“好男兒為求建功立業,有多少人拼死沙場,我這點輕傷算得了什麽?梁虎子尚有一息,便仍能為我家公子效力!”

“梁將軍……”,慶忌再忍不住,雙眼中湧出淚水,淚眼模糊中,梁虎子已把住他手臂,向廳中眾人大笑道:“艾城三軍,翹首以盼,今日終於盼得我家公子歸來,今日廳中人人有份,俱陪公子痛飲,不醉無歸!”

※※※

翌日,慶忌出現在練兵場上。今日,他穿上了全套的甲胄、護腕盆領一應俱全,犀牛皮的戰裙,肋下佩劍,手中執矛,當他出現在練兵場上時,昨夜便已聽說公子“病愈”的士卒們頓時精神大振,歡呼聲久久不絕。

所謂將為兵之魂,象慶忌這支軍隊,存在的目的和意義更是完全依賴於慶忌一人,有了他,整支隊伍才有了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