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謀國備謀城(第2/2頁)

此時,飛狐嶺內谷中卻是殺聲震天,一隊隊士兵的訓練正如火如荼。此時谷中士兵約有三千人上下,都是身體強健、能吃苦耐勞的貧苦子弟出身。

慶忌四處招兵買馬,打的是運鹽壯丁的幌子,待他招來了人馬,在訓練中再挑選身體強壯,身份清白的送上後山,完全按照軍事化標準進行訓練,這就是他用來組成軍隊的班底。

鹽車要運送到各國,山高水遠,路途迢迢,一路上山賊水盜不勝其擾,是需要大量武裝力量護送的。一般來說,發往各國的食鹽每起運一次至少一百車,正副禦者就得兩百人,護鹽壯丁最少也得三百人,因此慶忌招上數千人馬並不稀奇。

每支人馬略有小成,便遣出去做鹽丁,長途拉煉,又能賺錢,而空下來的名額再招收新兵,因此慶忌真正招收了多少兵馬,外人是無法估量出來的。這些兵丁除了一天三遍的習練武藝,還要開辟山田、采摘野果、釀制美酒、伐木出售、狩獵野獸,出售皮貨,一方面在這些活動中強健體魄,一方面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免致坐吃山空。這是慶忌效仿展跖,自給自足的舉措。

那時對軍隊的訓練其實極為有限,需要他們掌握的東西並不多,能擊鼓而進、鳴金而退聽從號令就具備了基本標準,何況那時是全民皆兵,這些體魄強健的士卒本來就有技擊基礎和基本的從軍知識,稍加訓練就能做戰。

不過慶忌的訓練還是有所側重的,那就是攻城戰。那時城池是一國一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地位顯要,在正常的兩國攻伐戰爭中就是戰爭的必爭之地。而且農夫家無余糧,每年所產糧食大部分都要交納給封邑主人,運入城池,城中只要有活水,憑積糧即便困上兩年也安然無事。

而且在野外攻的一方既無雄城險要可守,又禁受不起長途運送糧草的消耗,同時對方還可據城主動發起反攻,打消耗戰或者農村包圍城市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是不切實際的。以前古書上常講某城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實那城池周圍又無長城,為何攻伐的一方在實力不能遠超對方的情況下不能圍而不攻或者繞城而過,徑自攻打下一目標?原因就在於此。

以姬光已經掌握吳國政權,慶忌才是顛覆一方,雙方實力絕不對等的情況下,他更得主動發起攻城戰,而且還要以閃電戰術盡快取得成功,否則對方完全可以從容調度,調遣各路大軍形成圍剿之勢,所以士卒的主要訓練科目,都是圍繞攻城進行的。在各種攻城方式的運用、攻城器具的使用上,慶忌便下了很大功夫。

城池都是封閉式的堡壘,不僅有牢固厚實高大的城墻和嚴密的城門,而且城墻每隔一定距離還修築墩、台樓等設施,城墻外又設城壕、護城河,可以說層層設防,森嚴壁壘,要攻陷城池談何容易,這就需要用到大量攻城器具,主要是攀登工具,挖掘工具以及破壞城墻和城門的工具。

慶忌軍中的訓練項目主要是臨山築攻、鉤梯爬城、挖掘地道,使用的工具有雲梯、樓車、沖木、蛾傅、軒車、噴缊等等,其中有些攻城器具或者當時還沒有發明,或者還只具雛形,缺陷重重。慶忌依據自己掌據的見識一一予以發明,完備。由於他此前已經發明過牙刷、石磨、平底炒鍋等物,在士卒們心目中,這位陽斌陽大管事乃是一位擅長機關之學的才智之士,倒也無人因此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