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風暴之眼(第3/3頁)

硬著心腸目送六女退下,慶忌籲了口氣,寬衣解帶,赤條條滑進池中,熱水溫柔地包裹了他的身體,慶忌把毛巾疊起放在池邊,枕上去放松了身體,任由那熱水緩緩消釋著身體的疲乏,心中卻在想著大事。

吳人既然伐楚追殺掩余、燭庸兩位公子,對自己這個最大的威脅又怎麽可能置之不理,只不知他們對自己又要采用些什麽手段,伍子胥除非黔驢技窮,否則料亦不會再使刺客行刺,這種事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行刺的次數多了,又不奏效,只會貽笑天下,讓人置疑姬光和伍子胥的能力,那麽他會怎麽做呢?

衛國那邊是自己的根本,是最不容有失的地方,好在衛侯好客,自己與他又是親戚,只要安份守己地待在艾城,不去參予衛國之事,一時不會出現什麽問題。至於魯國這邊,如果一味的坐候季孫意如拿主意,以他毫無魄力的心性,怕是住上一年兩年、三年五年不見結果也是可能的。該如何打開一個缺口呢?

當初伍子胥的辦法……不可行啊。他在鄭國鼓惑權臣謀反,就險些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在吳國再次攛掇姬光造反,成功的原因是姬光本是王族,而且掌兵多年。自己畢竟年輕,聲望雖在姬光之上,卻只是在吳國士卒之中擁有極大人望,而那些將領們更看重實際利益,大多都是姬光門下。姬光調開了自己,弑君自立便有極大把握。然而魯國情形是不同的,照搬伍子胥的辦法根本不可能。

三桓內部,目前沒有誰有那份野心、那份實力能對三桓家主取而代之,如果強要聯系三桓內部的野心人士,恐怕自己不能生離魯國。權臣陽虎如今權勢滔天,而且代季孫意如操辦軍政大事,手下自有一批忠心於他的人,如果說造反,他應該是有這個實力的,但是慶忌判斷,即便能說動了他,他也不會成功的。

三桓世家,兩百年的基業,根深蒂固啊,豈是陽虎一個掌權不足十年的人能夠撼動的?魯國的權力結構一向比較松散,除去一個季孫意如,並不能拔除季氏遍布全國各行各業的影響和勢力,季氏一門自可再選出一位家主。民國時期四大家族苦心經營20年就能翻雲覆雨,何況垂世兩百多年的世家豪門,那是多麽龐大的力量,只可利用,斷不能為敵。可是季孫意如雖有野心,卻無魄力,如何才能促其下定決心同自己合作呢?

慶忌想的頭痛,舀起一捧水來灑在臉上,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只好拋開心事,先盡情享受這難得的一刻清閑。此時,孟孫氏、叔孫氏的信使剛剛登上馬車,悄然趕向齊國;季氏的使者則奔赴吳國問罪;吳國的郁平然郁大平攜了吳王闔閭之命,帶著三百侍衛正持節趕往魯國,風雨欲來雲壓城,一場政治風暴正在醞釀當中,而慶忌,就處地這場風暴之眼……

再強烈的風暴,風暴的核心之處也是平靜的,只有隨著這狂風暴卷,風眼移動,原本處在核心部位的一切才會被這暴風絞成碎片。

此時的曲阜,仍是一片寧靜。季孫意如正在等待慶忌爭取到足夠多的魯國大夫支持,以減少來自於叔孟兩家的阻力;叔孫和孟孫氏則企盼著魯君歸來,對季氏施釜底抽薪之計;季公子們摩拳擦著,籌備著九日後的田獵賽技。

而長袖善舞的季氏門下第一大商賈,富可敵國的成碧夫人,也因著仲梁懷的一次拜訪,一腳踏進了這風暴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