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天下熙熙(第3/4頁)

慶忌說完見他還傻站在那裏,笑罵道:“傻在那裏做甚麽?還有什麽事?”

阿仇呐呐道:“呃……,哦!是這樣,公子,呂遷將軍從衛國艾城遣人來見。”

“呂遷派人來了?”慶忌聞言大喜。自與呂遷等人分手,他自帶兩百親衛赴曲阜,呂遷帶著其余的人馬直接回了艾城,兩地相距遙遠,自己的大本營是甚麽情況他此刻一無所知。他在魯國爭取助力,但是根本的力量還是要靠自己,整日裏記掛著艾城那邊的消息,如今總算來人了。

慶忌忙道:“人呢,快快帶他來見我。”

“諾!”一見慶忌欣喜急迫的樣子,阿仇不敢怠慢,連忙出廳喚了來人,信使一共四人,都是慶忌親信的手下,他們換了行商打扮一路趕到曲阜,此刻還是一副衛人商賈的模樣,虧得如此,若做吳人打扮,怕是一進城就被大司寇孫叔子抓進做苦力了。

四人見了自家公子,歡歡喜喜上前拜見,慶忌長身而起,一把扶起他們。看著他們,想著他們是從艾城來的,那種感覺就象一個無根的遊子突然找到了自己的家。尤其是,他們是自己剛剛從死亡線上掙紮醒來時追隨身邊的人,又是在那時被自己派去衛國。

現在突然看到他們,那時的場面仿佛突然重現在眼前。看到他們,在記憶中已越來越淡漠,越來越象是一場夢幻的前世突然又回到了他的記憶中,那個似乎已永遠遺失了的世界在滿腔酸楚中又回來了,他們就是自己過去與現在、舊世與新生的見證者,慶忌心懷激蕩,連眼睛都濕潤了。

四名士卒見公子真情流露,還以為是見到他們欣喜所致,不禁為之感動涕下,五個人的手緊緊握住,好半晌,慶忌才平靜下來,連聲說道:“來來來,坐下說,都坐下說,你們遠路而來,風塵仆仆,不必拘禮了,全都坐下。”

四人依言坐下,慶忌立即迫不及待地道:“艾城如今怎樣?咱們還有多少人馬?衛國如今情形如何?還有,可曾找到藏身楚國的掩余、燭庸兩位公子,你們快快說給我聽。”

慶忌一叠聲發問,四人也知公子情切,連忙由那為首的信使答道:“公子寬心,咱們艾城一切安好。咱們當初回艾城時兩千人,加上留守艾城的軍士,以及陸續趕回艾城的散兵,最後重聚了約五千五百人。新近,呂遷將軍、荊林將軍又招募近千名新兵。兩位將軍經營艾城,開荒種地、又遣士兵行商打獵,再加上衛國國君撥付的財物,足以支撐大軍所需。”

慶忌一顆心終於放下,喜上眉梢道:“那就好,那就好,阿仇,茶湯開了,快給四位兄弟斟茶。”

阿仇是慶忌親衛,四個小卒哪敢讓他倒茶,一邊說著不敢,便有一個信使站起,取陶碗陶勺盛出幾碗茶來,先給慶忌恭恭敬敬呈上一碗,才滿臉崇敬地接著言道:“公子現在可是坊間流傳的英雄人物呢,我兄弟幾人這一路行來,坊間四處流傳著公子如何大敗盜跖之事,都說公子有天神附體,只威風赫赫地往那一站,盜跖的數千盜賊便再也提不起半分力氣,被嚇得落荒而逃呢。”

“是啊是啊,”一名信使緊接著一臉興奮地說道:“我等途經曹國時,聽到坊間都在感念公子的英名呢,曹國緊臨魯國,素來受盜跖之害甚深,公子這一戰,可是威名遠播呀,我等一路聽得這些對公子的美譽,無不歡欣鼓舞。”

慶忌微微一笑,淺茗了一口茶,才淡淡道:“坊間傳聞,不足為憑,盜跖一戰,僅是憑智取罷了。掩余、燭庸兩位公子情形怎樣?”

因為當初不能確定慶忌在魯國待多久,何時返回衛國,所以當時呂遷吩咐去楚國散布慶忌在衛國的消息,同時尋找兩位公子的細作一俟有了準確消息,要馬上趕回衛國艾城。因此是否已經有了兩位公子的消息,慶忌也要詢問他們。

為首的信使道:“我們兄弟來的時候,還沒有人捎回兩位公子的消息。不過我們路過曹國的時候,倒是聽說了一些有關兩位公子的消息,只是尚不能證實。”

慶忌忙道:“不管真假,你且說來。唉,你等不知,我在魯國,由於身份使然,朝中公卿不便向我透露與吳有關的消息,我又不便去市井間探訪,現在如同瞎子、聾子,多知道一點消息,對我在魯國的進退大有助益。”

信使道:“是,公子,卑下到曹國時,正好吳國的使節剛走,聽他們的人散布的消息說,掩余公子和燭庸公子原匿於徐國和鐘吾。兩位公子各有兵將三千余人,楚王收容,令兩位公子駐守於舒城。不過姬光派伯嚭攻伐舒城,大獲全勝,如今不知兩位公子又逃往何處了。”

徐國和鐘吾國,是附庸於楚國的兩個小伯國,兩國都是不過一縣之地的小國家,兵車都沒有一百輛,城池更是小的可憐,起不到什麽城防作用,六千對一萬,原本就是一場難打的仗,何況伯嚭也是一員極驍勇的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