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孺虎陽虎(第2/2頁)

慶忌心道:“終於說到點子上了。”他立即坐直身子,直言不諱地道:“實不相瞞,慶忌此來,的確有意借助魯國之力,如果魯國肯予攘助,慶忌成功的把握至少可以再提高一成,只是不知……魯國可願行此義舉麽?”

陽虎眉頭微微一皺,問道:“如果有我魯國相助,公子成功的把握才只提高一成嗎?”

慶忌道:“謀國之舉,勝算能提高一成,那是何等巨大的力量?何況魯國肯不肯攘助,要怎樣相助,慶忌仍是一無所知。一成的估計,或許有些保守,但未慮勝先慮敗,才能未雨綢繆。況且……”

他目注陽虎,淡淡笑道:“若助慶忌復國,不外乎借兵、借錢、借地,除此三者別無他途,三者之中,以借兵助力最大。但是以慶忌所知,就算季孫意如大人肯借我兵,恐怕也辦不到吧?”

陽虎雙眉一立,臉上閃過一絲慍色,拂然道:“慶忌公子此言何意?我家主公現如今是魯國執政,權同魯君,出不出兵,還做不得主嗎?”

慶忌立即說道:“陽虎大人,你該知道,慶忌所言都是事實,如今魯君遠在齊國,魯國的軍隊一半掌握在季孫大人手中,一半均分於叔孫、孟孫大人手中,若是用來衛護魯國安危三軍尚可同仇敵愾,若要他們出兵援助慶忌,除非三桓家主一致同意,否則三軍互相掣肘,如何能夠成事?以慶忌之見,三桓家主,對援手慶忌之事,未必意見相同吧?”

陽虎目注慶忌良久,忽然哈哈大笑,:“公子直言不諱,真是爽快,陽虎與人打交道,就喜歡直來直去。既如此,陽虎便直言相告,我家主公以仁義行天下,以禮智定國邦,對於吳國之事,我家主公自然是一力主張攘助的。只是叔孫、孟孫兩家家主守成已久,不願因公子之事與吳國結怨,累及魯國民眾,故此予以反對。我家主公雖是執政,畢竟不能獨斷專行,為了公子的事,我家主公慷慨陳辭、力述利害,終於勸得叔孫、孟孫兩家回心轉意,只是……對於如何幫助公子,三家各執己見,迄今還沒有一致的意見。”

窺見慶忌神色,陽虎哈哈一笑,又道:“公子盡管放心,我家主公是決意攘助公子的,要不然,陽虎到漆城來所為何事。陽虎此來,是想迎接公子先入曲阜,有我家主公為公子斡旋,相信終能取得叔孫氏和孟孫氏的支持。”

這種國家大事,雙方還不曾接觸詳談,就算魯國上下一致同意借兵,現在也不可能有什麽實質性的計劃,這原本在慶忌預料之中,於是聽了陽虎的話,慶忌作轉怒為喜狀,親自把盞為陽虎斟滿一杯水酒,雙手奉上,慨然道:“季孫大人的高義,陽虎大人的熱忱,慶忌銘記於心。大恩不敢言謝,只要慶忌有復國得王之日,必與魯國結成兄弟之邦,守望相助,同進同退!”

陽虎大笑,慶忌是吳國公子,他雖權重,但身份地位無法與慶忌相比,不敢承慶忌斟酒,推辭再三,最後陽虎也斟了杯酒,雙手奉與慶忌,二人這才舉杯一飲而盡。趁著興頭,陽虎便喚侍婢擺下酒席,兩人高高興興地把酒攀談起來。

慶忌一邊與陽虎推杯換盞,一邊揣摸著他的真正來意。什麽以仁義行天下,以禮智定國邦,那些冠冕堂皇的屁話只好用來糊弄鬼,慶忌是壓根不信的。他想知道,季孫意如邀請自己去曲阜,是真的有心相助他,扶持一個吳國的反對勢力呢,還是象後世某些國家一樣,抱著奇貨可居的念頭,收容一個他國的流亡政治領袖,以便和該國討價還價牟取好處。

看起來魯國似乎沒有這種意思,否則的話,陽虎根本不必向自己解說三桓的態度,大可先把自己誑到曲阜去和三桓談條件,然後使一個拖字訣,那時自己又能如何?

他一見面就表明了季孫意如和其余兩大世家的態度,似乎對自己是抱著很大的誠意的,可是有哪個政治家做出一項重大決策時不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政治利益?季孫意如目的何在,他想從自己這裏得到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