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出兵(第2/2頁)

克斯坦的一番話說得帳中眾首領一陣騷動,提起突厥這些慘痛經歷,眾突厥人都有些心中不快。

楊帆見眾突厥人被克斯坦一番話勾起對唐人的仇恨之心,心中暗叫不妙。克斯坦說話的時候,他就在搜腸刮肚想著對策,等克斯坦說完,楊帆馬上哈哈大笑三聲,輕輕擊掌道:“精彩!當真精彩!”

默啜移目向他一瞧,見他神色自若,面帶微笑,情知他必有話說,被克斯坦激起的心中仇恨便淡了三分,只想聽他說些什麽。

楊帆輕描淡寫地道:“隋之前,突厥強大,中國和親許婚,何嘗不是待之如上賓?隋時文帝楊堅雄才大略,一統天下,四方臣服,突厥何嘗不是反過來事之如主?

煬帝楊廣巡幸至雁門關時,突厥可汗親率滿朝文武相迎,楊廣赴其營地視察,先由使者為先驅,使者嫌棄汗帳之外不甚幹凈,可汗親自拔出佩刀割草,以示對大隋恭敬,這就是強與弱的區別了。

及至隋末,中原大亂,反王割據,突厥崛起,中原各路反王紛紛討好契丹,許財許人,極盡巴結,為的就是希望強大的突厥站在自己這邊,恭恭敬敬,如臣事主,乃是實力不如人,這有什麽好說的?

等到中原一統,漸趨強大,而突厥恰又發生了內亂,分裂為東西突厥,兩部之間征戰不休,國力日益疲弱,唐國這時已然崛起,不趁這個機會打擊突厥,以我看來,才是不可思議的怪事,天理不容!”

楊帆冷笑一聲,道:“強與弱,本就是相對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強大的時候,也有弱小的時候,強大的時候欺淩他國,弱小的時候被他國欺淩,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信奉弱肉強食的草原人對這句話很是認同,只不過著落在他們自己身上就不那麽舒服了。

楊帆道:“今默啜可汗乃英明之主,遂有控弦之士四十萬,疆域萬裏,北方諸族莫不事可汗為主。至於未來,是突厥強大還是周國強大,那要看各自是否代出明主,不是你我能夠決定的。

作為當下人,我們只須做好當下事,當下情形如何呢?當下突厥崛起,可我周國上承大唐,國勢未衰,同樣是強國。兩大強國若是相爭,於彼此皆非幸事,一旦兩敗俱傷,不免為他人漁利。因此,如今的突厥與周國戰不如和。反倒是你們契丹……”

楊帆望向克斯坦,笑吟吟地道:“你們乞和借兵,卑躬屈膝,又對可汗許讓大片土地,其做法倒是與我們以弱待強時的手段一般無二呢!”

楊帆轉向默啜,笑問道:“可汗不覺得契丹今日之手段,正是貴我兩國當初疲弱時所用過的手段?同為遊牧民族,如果契丹強大起來的話,不知道首當其沖的會是我周國還是你突厥呢。”

帳中眾將聽了,不由自主地看向克斯坦,目中都露出危險的光芒。周國眼下顯然不是他們能吃掉的,而周國即便強大起來,憑著大漠草原這種除了遊牧民族其他民族根本無法生存的地方,也不可能是他們的生死大敵,契丹則不然。

契丹今日之屈服,正如當年紇幹可汗為隋帝割草,又如唐帝為突厥可汗戴孝,可是契丹一旦強大起來,同為遊牧,他們完全可以統治整個草原,把突厥人像曾經的匈奴、柔然、鮮卑等強大過的遊牧民族融合到他們的族群中,徹底抹殺。

契丹現在已經顯現了他們的力量,這是一個最危險的敵人!

克斯坦面紅耳赤,還待再言,默啜心中已有決斷,他“啪”地一掌拍在案上,厲聲大喝道:“來人!”

帳外幾名勇士應聲而入,默啜向克斯坦一指,兇狠地道:“本可汗早與周國有約,許親和盟,永結友好!此人狡言巧辯,欲陷我突厥於不義之地!該殺!把他拖出去,連同他的隨從,全部處死,一個不留!”

眾侍衛稱諾一聲,拖起克斯坦就走。

克斯坦大驚失色,劈手先被奪了拐杖,隨即又被反扭雙手,克斯坦竭力掙紮,豬皮鬥篷掙落在地,頭上的雞毛帽子也歪了,他聲嘶力竭地大叫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默啜,你不能壞了規矩,你不能殺我!”

契比克力冷笑一聲,重重地呸了他一口唾沫,道:“契丹不過是附庸周國的一族,你們算哪一國?呸!”

楊帆心中暗暗松了口氣,臉上卻始終是一副鎮靜的表情,淡定自若。

默啜向眾首領環視了一圈,沉聲道:“我意,履行前諾,配合周國,出兵討伐契丹,眾首領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