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二老吐槽(第2/3頁)

婁師德嘆了口氣,只好捧過酒杯,向狄仁傑齊眉一敬,一口灌了下去。婁師德平素不好飲酒,以他的性情更不可能這樣飲酒,如今這個動作,足見他心中的苦悶,狄仁傑嘿然一笑,馬上又為他斟滿了一杯。

兩個人你一杯、我一杯,漸漸地醉意便湧上上來,這時候外面的風開始刮得急了,零星的雪花開始飄落下來,雖然還不等落地就已化掉,但那撲面的濕意,卻叫人知道,天上已經開始下雪,冬天很快就要來臨。

“默啜也算是一世梟雄了,能屈能伸,能打能逃,上午跟你斬雞頭拜把子,下午就能向你捅黑刀使絆子!前一刻還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下一刻就能跪地求饒磕頭如搗蒜。嘿!我老狄什麽樣的人都不服,這樣的人,不敢不服啊!”

狄仁傑笑罵著喝了口酒,一臉的憤懣之色。

婁師德端著酒杯,眼睛開始濕潤了:“唉!也別說人家,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果咱們自己夠強,他狡詐也好、強橫也罷,又能如何?黑齒常之、泉獻誠、程務挺……,他們死得太早了,如果這些名將有一個在,河北局勢也不會如此糜爛,太後真不該殺了他們啊!”

婁師德也許是喝醉了,居然把女皇說成了太後。

狄仁傑似乎比他醉得還厲害,居然一點也沒聽出來,而且還順著他說了下去:“太後本就不擅軍事,尤其是她以女子之身攝政,朝野阻力重重,以致太後過於看重軍權,把軍權盡數交給武氏族人,可那些武氏族人哪有一個會帶兵統將的?”

婁師德冷笑起來,道:“不擅軍事也就罷了,難道國政就善於了嗎?爭權奪利就等於國政?精於權謀算計、勾心鬥角就是治國的大道?蠻夷之族,宜施羈縻之策,這是太宗時候就行之有效的國策,為什麽不能堅持下來?為什麽要憑一己好惡而改變?

對蠻夷,既要讓他們畏懼朝廷的實力,又不可壓迫過甚,不要說是外族,就算是同族,你壓迫過甚,不把他當自己人,又有誰肯甘心為你效命,肯對你俯首帖耳?可是這些年來朝廷是怎麽做的?

垂拱三年,朝廷討伐先附後叛的吐蕃九姓,令西突厥十姓部落發兵助戰,突厥十姓自備兵馬、自備錢糧,經途六月,鏖戰沙場,終於打敗叛逆,申揚了國威,結果軍事已畢,朝廷沒有財帛賞賜也就罷了,連句嘉勉的話都沒有。

太後反以他們未曾奉詔,便擅自攻打了一個回鶻部落為名,下旨斥責,不許入朝,勒令於涼州發遣,各還蕃部。難道人家的兒郎就不是父母所養、就沒有妻兒老小?為朝廷拋頭顱灑熱血,就換了這樣一個結果!

這樣過河拆橋,誰人不惱?誰不心寒?以後再有軍事時,依附我朝廷的各個部落,還有誰肯助戰、還有誰還肯出力?”

婁師德這樣的老實人一旦激憤起來,實是比狄仁傑還要難以自控,他憤憤然道:“狄公常在京師,仆卻是一輩子守在邊陲,這事兒比你清楚。仆所言句句屬實,國家無親信之恩,何談讓其歸心順服?

還有,朝廷趁東西突厥內亂,下旨勸降,結果磧北突厥歸降五千余帳,甘州歸降四千余帳,一個個傷殘羸弱,面無人色,有羊馬者,百無一二。然其攜幼扶老,遠來歸降,朝廷卻不予粒米賑撫。

致使他們嗷嗷待哺,死屍枕藉,罵聲載道,這些……可是仆當初親眼所見!朝廷要麽就不要招降,既然招降了,又不給予賑濟安置,任其自生自滅,如此作為,朝廷的威信何在?

更有甚者,諸蕃本較我天朝貧窮,堂堂天朝上國,還要對他們常施勒索,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強迫四夷君長奉獻!萬國頌德天樞?我呸!天樞鑄成之日,有多少蕃屬暗中咒罵?

如今朝廷又在鑄九鼎,我聽說武三思又在搜刮諸蠻夷,讓他們捐獻,要不是因為河北之變,他還不肯收手呢。蠻夷不是傻瓜,如此對待他們,他們安能與你同心。

就說這突厥默啜之禍吧,當初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本來都降了朝廷的,宰相裴行儉代表朝廷承諾,只要他投降,親自赴朝廷請罪,朝廷絕不殺害。結果伏念到了朝廷就被斬了,堂堂裴宰相被自己的朝廷給賣了!如果當日伏念不死,今日默啜如何為禍?”

婁師德所言,狄仁傑自然是知道的,這些都是國家施政時犯下的重大過錯,可他又能如何?婁師德說一件,狄仁傑便喝一杯,不一時便酩酊大醉。

狄仁傑滿腔怨憤至此終於也忍不住發泄起來:“這一遭,朝廷北伐,發兵時排出二十八員大將,十六萬大軍,人人都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都覺得朝廷既然輕視契丹,為何還要派出這麽多的兵馬?”

婁師德道:“還不是因為那些統兵將領多是依附武氏的人,而他們現在最缺的就是軍功。朝廷還想以梁王武三思為安撫大使的,其用意也再明白不過。只可惜大軍敗得太快,武三思都來不及啟程!”